要聞港聞

公私院分流差爆亂象 第5波致命傷

公院內塞滿病患,走廊位置也不敷應用。 公院內塞滿病患,走廊位置也不敷應用。
公院內塞滿病患,走廊位置也不敷應用。
【本報訊】疫情下公立醫院人滿為患,私家醫院卻門可羅雀,為此曾被批評私院懶理抗疫。醫務衞生局局長盧寵茂早前接受本報獨家專訪時,被問到會否認為私院於疫情上參與度少,強調私營市場同樣十分專業,惟公私兩邊或需更多預先溝通及協調,方可在抗疫路上共同效力。
第5波疫情高峰期間,社會有聲音質疑私院拒收發燒者,迫使病患排山倒海撲向18間公立醫院,從各大新聞片段、報章均可看到醫院急症室、病房、走廊,全都擠滿了病患,許多病人甚至要在露天地方接受診治,有久經沙場的公立醫院急症室醫生在醫院員工座談會上哽咽,成為令人難忘的一幕。呼吸系統專科醫生梁子超認為,本港第5波疫情造成嚴峻局面,最大失誤源於公私營醫療兩邊「分流患者分得唔好」,尤其院舍長者確診後要留在院舍內隔離,造成院舍大爆發。
未有善用資源 苦了病人
他指,疫情以來,一些非確診新冠的患者最易被忽略,例如中風、心臟病患者等,本港雖然「無辦法要求公院與私院做一模一樣嘅嘢」,惟亦應善用資源,若私家醫院可接收該些患者,可減少公營和社區醫療系統壓力,公院醫護亦可專心照顧新冠確診者,形容是「私家醫院最可以幫到手嘅地方」,兩者協作發揮最大成本效益。
醫管局近日於疫情記者會上公布,因本港確診人數不斷上升,當局需暫停部分非緊急服務。梁子超坦言,現時本港每日確診數字雖不斷上升,惟屬嚴重及危殆的僅有零星個案,「難以理解醫管局點解咁快就要叫停部分非緊急服務」,認為當局亦當機立斷,盡快與私家醫院溝通,將受影響的非新冠患者分流到私家醫院治療。
確診者在外餐風飲露等入院的一幕, 令人心酸。確診者在外餐風飲露等入院的一幕, 令人心酸。
確診者在外餐風飲露等入院的一幕, 令人心酸。
第一手消息請下載on.cc東網 iPhone/ iPad/ Android/
人人做記者
爆料方法 :
爆料熱線:
(852) 3600 3600
傳 真:
(852) 3600 8800
SMS:
(852) 6500 6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