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港聞

殺鼠劑濃度不達標 專家憂產生抗藥性

殺鼠劑濃度若不達標或令老鼠產生抗藥性。 殺鼠劑濃度若不達標或令老鼠產生抗藥性。
殺鼠劑濃度若不達標或令老鼠產生抗藥性。
【本報訊】食物環境衞生署放置的鼠餌被質疑無用,不但未能成功滅鼠,更食到老鼠「肥肥白白」。有專家坦言,鼠餌的殺鼠劑濃度標準不應「差咁遠」,認為有機會是原裝供應的鼠餌不達標,以及鼠餌在日曬雨淋下逐漸失效,建議當局加強抽查鼠餌,避免老鼠產生抗藥性。
香港蟲害管理學會主席陳澤森表示,鼠餌會受環境及時間影響而降低藥效,例如在濕氣、潮氣、日曬雨淋下,均會影響效力。他說:「當局通常在放完鼠餌一周後,若見到鼠餌有變質,就會勤啲換,不會以年、月來計。」由於不知鼠餌已存放多久,故也有機會是鼠餌樣本已存放過長時間,成效才明顯不達標。
他續稱,即使鼠餌中殺鼠劑濃度低於標準,「加減5%都可接受,但嚴格上標準不應差咁遠」,故其中一個可能是原裝供應商生產的老鼠藥已不符合標準,相信食環署會加強抽查。
另外,殺鼠劑濃度標準若不達標,更會令老鼠產生抗藥性。陳指老鼠藥含抗凝血劑,功能跟薄血藥無異,可以有效滅鼠。但若殺鼠劑濃度不足,會讓藥效減低,老鼠吃過這些鼠餌後,包括親戚、子女、下一代的同一家族老鼠都會產生抗藥性。
第一手消息請下載on.cc東網 iPhone/ iPad/ Android/
人人做記者
爆料方法 :
爆料熱線:
(852) 3600 3600
傳 真:
(852) 3600 8800
SMS:
(852) 6500 6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