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港聞

強詞有理:也是躺平

香港新冠疫情沒完沒了,社會早已出現抗疫疲勞,專家也是意見分歧,有人建議放寬防疫措施,有人則認為目前還不是放寬的時候,七嘴八舌,莫衷一是,港府不知應該如何選擇。
其實大家都明白,香港作為國際金融中心,不能長期與世隔絕,許多國家和地區已紛紛放寬防疫,香港繼續嚴防死守,顯然不合情理,也勢必進一步損害經濟民生。但問題是,內地堅持動態清零,也就意味着香港不可能對外完全開放,否則與內地通關將更加遙遙無期,畢竟與內地通關的重要性遠遠大於與國際通關。
這也正是令港府舉棋不定的主要原因,一方面很想與國際通關,一方面又要考慮內地因素,以致進退兩難,吃力不討好。實際上,內地防疫政策並非一成不變,吸取了早前上海等地封城出現種種亂象的經驗教訓,全國正採取更精準的動態清零政策,如非迫不得已不會再輕易封城。內地第二季GDP僅增長0.4%,上半年也只增長2.5%,遠遜市場預期,主要就是因為疫情反彈而廣泛封城所致。隨着疫情穩定下來,上海迅速出台《加快經濟恢復和重振行動方案》,一口氣推出50條政策措施,穩外資、促消費、擴投資,務必把失去的時間搶回來。
反觀香港防疫政策至今沒有明顯調整,既不敢大幅鬆綁,也欠缺刺激經濟措施,只能望天打卦,無了期拖下去、耗下去。然而時間不等人,經過兩年多幾近完全封閉的狀態,香港五勞七傷,經濟奄奄一息,許多行業已無法支撐。目前也許還沒有出現大規模外資撤離,但倘若香港繼續閉關自守,這種情況遲早會出現,尤其是新加坡等地已完全開放入境,香港再不調整防疫政策,必會進一步落後於競爭對手。國際貨幣基金組織預測,今年新加坡經濟增長可望達到4%,香港增長率則僅為0.5%,兩者相差懸殊,這無異於對香港防疫政策投下不信任票。
一朝被蛇咬,十年怕草繩,香港第5波疫情病歿者逾9,000人,港府大概被嚇怕了,所以防疫政策戰戰兢兢,步步為營。這不能說不對,但過猶不及,一味墨守成規,不懂靈活變通,只能弄巧成拙。既然新冠病毒已不可能完全消失,就必須在防疫與發展經濟之間取得平衡,不能顧此失彼。須知這是拚經濟的年代,港府防疫僵化保持,施政不思進取,其實也是躺平。
第一手消息請下載on.cc東網 iPhone/ iPad/ Android/
人人做記者
爆料方法 :
爆料熱線:
(852) 3600 3600
傳 真:
(852) 3600 8800
SMS:
(852) 6500 6500
人人做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