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港聞

浸大跨學科培養藝術科技人才

【本報訊】現時的博物館大多增設高科技展覽,如以虛擬環境參觀;加上西九文化區落成,香港科技藝術發展日趨成熟,人才需求大增。有見及此,香港浸會大學於新學年推出藝術及科技文理學士的跨學科課程,培養多元能力的學生。學生將會掌握基礎編程及大數據等技術,並培養他們的美學及思辨能力。畢業生既可從事電影、音樂等傳統表演藝術工作,亦可從事運用科技進行數碼化及鑑定的工作,就業機會多元,未來前景廣闊。
文理學士課程 涵虛擬技術
浸大的新課程涵蓋內容甚多,包括擴展實境、沉浸式媒體藝術、藝術與人工智能、智能聲音和音樂製作、創意機械人。課程主任伍韶勁表示跨學科課程融合傳統藝術及計算科技知識,讓學生了解如何用科技建立藝術及文化。如近期元宇宙成為市場焦點,課程亦會融入相關元素,讓學生接觸虛擬技術,貼近時下潮流。
浸會大學協理副校長張國威表示,跨學科課程第一年亦會涉獵到可持續發展議題,如氣候變化,培育學生批判思維能力。及後,學生可視乎興趣,選擇視覺藝術、聲音或科技作主修,培養專業能力。
課程收生40人,文憑試成績和面試表現比重各佔50%,學生需要提供作品集,以展示其創意及創作熱誠,作品的形式不限,旨在囊括多元人才。
第一手消息請下載on.cc東網 iPhone/ iPad/ Android/
人人做記者
爆料方法 :
爆料熱線:
(852) 3600 3600
傳 真:
(852) 3600 8800
SMS:
(852) 6500 6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