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港聞

調查:兩成學生壓力超標 損親子關係

朱國強(左)、黃葉仲萍(右二)指疫下學童壓力主要源於家庭關係。(吳天悅攝) 朱國強(左)、黃葉仲萍(右二)指疫下學童壓力主要源於家庭關係。(吳天悅攝)
朱國強(左)、黃葉仲萍(右二)指疫下學童壓力主要源於家庭關係。(吳天悅攝)
【本報訊】調查發現約兩成受訪學童壓力高於正常水平,當中逾一成半現抑鬱及焦慮傾向,主要源於疫下學童大多在家上課,出現與家長「困獸鬥」的情況,以及社會缺乏對兒童抑鬱症及精神健康的關注等。
宏恩基督教學院及晉峰青年商會合作,在疫情期間以問卷訪問1,501名年齡介乎9至18歲的學童,超過兩成學童認為自己易怒及難以集中精神學習,當中更有三成半表示經常感憂慮恐慌。宏恩基督教學院教育及心理學院副教授黃葉仲萍表示,親子關係為影響學童情緒健康的最大主因。她建議家長應主動協助子女訂立正向的價值觀和人生意義,讓學童建立自信,感受到被愛。
憂被標籤 拒絕治療
抑鬱症康復者桐桐認為受困者或會擔心被標籤為「病人」而拒絕治療,建議可向身邊信任的人傾訴。議員朱國強倡教育局設立正向教育教師專業發展核心課程,在全港學校設巡迴講座,並達到「1校1教育心理學家」,讓學童在校內也能得到情緒支援。
第一手消息請下載on.cc東網 iPhone/ iPad/ Android/
人人做記者
爆料方法 :
爆料熱線:
(852) 3600 3600
傳 真:
(852) 3600 8800
SMS:
(852) 6500 6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