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港聞

龍七公:身旁眾多保鏢 面對行刺無招

要數近日最為轟動的新聞,莫過於日本前首相安倍晉三在奈良縣街頭演講期間遭行刺,最終搶救無效不治。曾作為歷來在位時間最長的首相,日本社會對於安倍的政績毀譽參半;至於港人對安倍的最大印象,或許是作為強硬保守派的他,不斷地參拜供奉二戰甲級戰犯的靖國神社,有意無意地挑動中國人民情緒。逝者已矣,筆者也無意點評安倍的功過。不過,此次事件的過程離奇荒誕,筆者是不吐不快,各國政府也值得引以為鑑!
安倍遇刺後,網上各式各樣的討論至今仍未休止,各種陰謀論更可謂漫山遍野。然而筆者認為,姑勿論疑犯山上徹也的行兇動機,他為何能成功行刺才是關鍵。山上徹也的行兇手法簡單直接,拿着一把土製手槍輕鬆走近安倍,近距離「呯、呯」兩槍便把安倍擊倒,若非他無意逃走,保安人員能否將其制服也是未知之數。須知道,即便安倍早已辭任首相,卻仍是舉足輕重的人物;況且他掌握大權的時間極長,難免會招惹政敵及民怨,或多或少都能預估到有人企圖報復,何以安保工作如此鬆懈?
論人手,奈良縣警方當天一早部署了大批警員在場,安倍身旁也有一定數量的保鏢;論質素,安倍身邊有眾多精英保鏢,據說包括號稱「日本第一女保鏢」的石田萌美,報道指她只需0.2秒就可以掏槍擊斃敵人。然而,安倍保鏢今次的表現,堪稱天大的笑話!
從不同媒體及網民披露的畫面可見,山上徹也事前曾在現場徘徊,行迹可疑卻無人盤查;事發時,幾乎所有貼身護衞及工作人員皆面向安倍,形成巨大盲點,以致山上徹也能走到極接近安倍的位置才開槍。更有甚者,在首槍與第二槍之間,間隔了差不多兩秒,已足夠安保人員作出及時反應,偏偏兇徒是在安倍被擊倒後才被制服。試想像,假如保鏢能在首槍過後立即撲倒保護安倍,或者衝向山上徹也,至少影響對方瞄準,最終的結局或會有所不同。
相信不少人會將安保的疏忽歸咎於日本相對安全,槍械案件較少,且近年鮮見針對政要的行刺。但這只是一般人心態,對於專業保鏢而言,世上根本沒有絕對安全的地方,尤其公開場合更是危險;而排除危險因素,防止意外發生,更是保鏢的工作。何況政治人物喜愛展現親民形象,保鏢理應擁有足夠經驗。觀看歐美名人的保鏢,且別說黑火藥造成的巨響,就算是不動聲色地扔蛋糕,也有保鏢能擋下。理論上,殺手要近距離開槍行刺,往往只有一槍機會。
反面教材 引以為鑑
此次事件足以成為一項反面教材,讓負責政要安全的保鏢引以為鑑。特別是香港,反對派勢力日下,已有部分人出現極端心態,加上外國勢力入侵煽動愈來愈明顯,像上屆政府那般碌碌無為也罷,假如今屆政府官員有所作為,必然成為某些人的「眼中釘」,行刺事件在香港,並非絕不可能發生。
第一手消息請下載on.cc東網 iPhone/ iPad/ Android/
人人做記者
爆料方法 :
爆料熱線:
(852) 3600 3600
傳 真:
(852) 3600 8800
SMS:
(852) 6500 6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