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港聞

政府棄主導 膠樽回收改市場營運

2019年膠樽回收率不足1%。 2019年膠樽回收率不足1%。
2019年膠樽回收率不足1%。
【本報訊】港人時常飲用樽裝飲品,2019年香港棄置15.5億個飲品膠樽,人均每年約200個,但回收率不足1%。環保署預計最快於2025年「塑膠飲料容器生產者責任計劃」,令消費者、製造商等分擔回收、棄置膠樽的責任,並透過回贈鼓勵市民交回膠樽循環再造,政府去年5月完成公眾諮詢後至今仍未交代結果。環保署最新提出,計劃由「市場營運模式」推行,而非原本由政府主導,以提升計劃靈活性及運作效率,降低運作成本;而每個膠樽回贈額續以0.1元為起點,冀目標回收率由推行首年的40%,增至第5年的75%。
環保署表示,政府初步打算,由市場負責收集和處理已用的飲品膠樽,透過「計劃營運者」以商業形式直接向飲料供應商收回費用,令供應商、收集商、回收商扮演更積極的角色,提高效率及成本效益,而政府僅制訂計劃法律框架,以及監察運作,確保遵守法例的要求。該署稱會盡快敲定計劃運作模式、細節和規管框架,草擬法律條文,盡早啟動立法程序。
按樽價$0.1 環團憂過低
可口可樂公司回覆指,一直與政府有關部門溝通,交流對計劃的意見,認為各持份者應公平承擔責任、採用具成本效益及能妥善管理膠樽回收的系統。屈臣氏蒸餾水則指,樂意支持任何建基於公平、透明、並有效提升香港整體環保利益的策劃及舉措,又說其用家調查發現79%受訪者接受0.1元的回贈金額,市民會因回收機位置、方便度等,而決定參與膠樽回收。維他奶國際回應指,正與業界了解對有關計劃的看法,並會透過香港飲品商會向有關當局反映意見。
環保團體綠惜地球審慎歡迎環保署的新建議,但擔心會令責任從生產商轉移到系統營運者,而最低退款金額訂於0.1元過低,應至少1元,並需設立有效懲罰機制以推動源頭減量及回收。
第一手消息請下載on.cc東網 iPhone/ iPad/ Android/
人人做記者
爆料方法 :
爆料熱線:
(852) 3600 3600
傳 真:
(852) 3600 8800
SMS:
(852) 6500 6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