隧道擠塞收費 學者倡按車輛大小計算
【本報訊】為改善過海隧道擠塞,政府計劃最快明年起調整3條過海隧道收費,包括按不同時段收費並推行擠塞徵費。香港大學經管學院名譽副教授侯道光表示支持,並建議應按車輛大小作為單位計算不同收費,亦可以每半小時漸進式收費,而長遠應考慮興建第4條過海隧道。
巴士徵費為私家車3倍
侯道光認為,每人每出行一次,都會導致其他車輛減慢,所以除應急車輛,如救護車、消防車、警車外,任何車輛都應接受擠塞徵費,徵費應以小客車在交通流量中所佔道路空間作考慮,例如私家車等於一個小客車單位;中型貨車等於兩個;巴士等於3個。由於巴士和貨車造成的交通擠塞程度較私家車高,所以巴士徵費會相當於私家車3倍。他解釋,雖然巴士徵費較高,但在按巴士乘客量平均攤分之後,人均擠塞徵費會變得微不足道。
另外,他建議隧道以每半小時漸進式收費,在每兩個收費時段之間加入5分鐘過渡環節,環節的隧道費是該兩個時段的平均收費,令使用者不會因避免支付較高收費,而故意加速或減速行車。
西隧專營權將在明年8月1日屆滿,3條過海隧道由政府接收。侯道光指出,西隧收費高出紅隧超過3倍,結構失衡現象理應剷除,未來或可改善。但對於將3條過海隧道劃一收費,他認為並不恰當,擔心如果3條隧道收費水平一樣,紅隧以外的兩條隧道的使用量會過低,建議只需為3條隧道換上較為合乎理性的收費即可。
人人做記者
爆料方法 :
爆料熱線:
(852) 3600 3600
傳 真:
(852) 3600 8800
SMS:
(852) 6500 6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