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港聞

本報直擊 多區市民 日日餵蚊 咬遍全身

上水:市民梁太的小女兒在訪問期間被蚊叮而不停搔癢。 上水:市民梁太的小女兒在訪問期間被蚊叮而不停搔癢。
上水:市民梁太的小女兒在訪問期間被蚊叮而不停搔癢。
為患指數急增
今年夏季雨天連連,潮濕環境有利蚊蠓孳生。本港自5月起多區的蚊患指數急升,當中馬鞍山連續兩個月指數高企,5月達到第4級,有幼童手腳以至臉龐被咬至紅印處處;而另一高危點荔景邨更同時有5隻蚊「圍咬」市民,非常活躍。來到6月,各區誘蚊器指數進一步上升,17個地區「見紅」達第3級,上水蚊患指數更超過五成而「稱冠」。本報直擊上水蚊患情況嚴重,有女童被咬至滿腿蚊瘌,家長斥政府滅蚊措施無效,街坊在嬰兒車加蚊網及長開冷氣等自救。食環署過去一年接獲逾4,800宗蚊患投訴。有立法會議員促新一屆政府正視滅蚊成效,設立統籌部門提升效率,部門不應再各自為政。
孟夏雨天不斷,食環署在全港64個地區進行的分區白紋伊蚊誘蚊器指數亦高企,6月有17個地區的分區誘蚊器指數「見紅」,高於警戒線的20%;上水及屯門掃管笏更達第4級,前者為55.3%,較5月升逾兩倍;掃管笏的數據更較5月急升3.8倍至41.8%,代表可傳播登革熱及寨卡病毒的白紋伊蚊,分布非常廣泛。
一向屬蚊患重災區的馬鞍山,雖由第4級稍跌至第3級,惟數據仍高企,記者近日到馬鞍山利安邨直擊,在入口處發現地下有大量積水,逗留不消5分鐘已發現疑似白紋伊蚊。居民丘女士指蚊患相當嚴重,對於馬鞍山的蚊患「高踞榜首」不感驚訝,她指小孫女手及腳紅點處處,小臉龐亦留下被蚊咬的紅印,盼政府正視及加強滅蚊工作,改善蚊患。
至於5月誘蚊器指數達26.7%的荔景,記者在荔景邨內發現蚊患嚴重,一部石油氣滅蚊機旁更是蚊子集中地,記者在拍攝期間,小腿被最少被5隻蚊同時叮咬,高峰期被近10隻蚊圍繞,滅蚊機作用惹人質疑。
政府措施無用 居民苦無對策
6月蚊患指數躍升至首位的上水,本報記者昨午到北區公園及粉嶺圍一帶直擊,不少市民直言蚊患嚴重。居住村屋的梁太指兩名年幼女兒深受其害,大女兒雙腳滿布蚊瘌,小女兒在訪問期間已因蚊叮不停搔癢,更指曾因過於痕癢難以入眠。她批評政府滅蚊措施無用,居民只能自備蚊怕水,避免過長時間於區內停留,減少帶小孩到公園。另一市民呂小姐就指區內蚊多蠓亦多,懷疑與附近公園設有水池有關,她會在嬰兒車外加設蚊網保護11個月大的幼兒。市民曾小姐就指家裏長開冷氣防蚊,寄望政府引入高科技的滅蚊技術。
議員斥部門權責不清乏協調
香港蟲害管理學會主席陳澤森指,被蠓叮會較蚊叮更癢,紅腫時間更長,需要清理泥面的枯葉及碎木,以及避免坐近花槽。又指蚊會在不流動的積水產卵,若屋邨或公園有積水就易生蚊患。而石油氣滅蚊機模仿人類排放二氧化碳而吸引蚊隻飛近,再用風扇將蚊吸入滅蚊,若風扇損壞便有反效果。
立法會衞生事務委員會委員陳恒鑌批評,滅蚊工作部門各自為政問題持續已久,有時某個地點究竟屬食環署、康文署還是地政總署,負責會出現權責不清情況,導致部門協調不足,無論蚊患及鼠患均未得到解決,盼新一屆政府着實改善,加強統籌部門,最好統一由一個部門專責,相信可提升效率,改善蚊患。
食環署發言人指,去年6月至今年5月共接獲58宗蠓患投訴,同期接獲4,802宗蚊患投訴,該署曾於2017年至2018年進行全港蠓患調查,並沒有發現能傳播疾病給人類的蠓蟲品種,故無計劃對蠓進行監察。署方已在上述提及地區聯同相關政府部門立即採取行動,並以綜合害蟲管理方法加強防蚊及滅蚊工作。房屋署發言人就指,過去一年,荔景邨收到一宗有蚊的投訴,經即時處理後情況已馬上改善;利安邨則沒有涉及蚊的投訴。現時政府使用多款滅蚊裝置,有專家就指太陽能滅蚊燈效益最高兼最環保,倡政府多採用以加強滅蚊。記者林建平、容惠玲
上水:梁太的大女兒雙腳被蚊叮至滿是蚊瘌。上水:梁太的大女兒雙腳被蚊叮至滿是蚊瘌。
上水:梁太的大女兒雙腳被蚊叮至滿是蚊瘌。
政府滅蚊措施功效存疑。政府滅蚊措施功效存疑。
政府滅蚊措施功效存疑。
第一手消息請下載on.cc東網 iPhone/ iPad/ Android/
人人做記者
爆料方法 :
爆料熱線:
(852) 3600 3600
傳 真:
(852) 3600 8800
SMS:
(852) 6500 6500
人人做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