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港聞

坦言集:實物本位

同事Pidchosa教授近日忙於準備星期六的演講,題目是美國對俄羅斯的制裁與反制。這個題目一般有關的評論都流於膚淺。在香港因為訊息不足,美國主宰的國際媒體不能提供制裁與反制裁的實際情況,本地也從來缺乏對俄羅斯的認識。大學裏主要是英美西方的說法,沒法使人在掌握事實的基礎上了解和進行分析。海外是美國的話語權主宰,不少是政治宣傳的假新聞,俄羅斯方面的反應、看法都被屏障。情況最終還是會真實地呈現出來,但這個事後以及真實呈現的完整性不可能理想。
正是由於訊息的不足和虛假,我們很難從事實來判斷發展趨勢,猶幸我們的同事懂俄語,從互聯網和其他的途徑可以看到俄羅斯在制裁下的反制和成效,給我們開了一個窗口。
在他的研究中,最令我感到興趣的是,俄羅斯反制採取盧布商品化的措施。重要的意義是撤除國際國內金融資本對關鍵商品市場的干預,並以不受干預的供求價格與盧布掛鈎,一改近幾十年美元缺乏價值支撐的情況。美元只是用武力政治來支持其幣值,其他貨幣依靠美元,結果整個國際貨幣、金融體系便建基於美國的武力政治產生出來的信用,國際貨幣、國際金融便由美國的政治來操縱。俄羅斯打破這個局面的方法是把關鍵商品武器化,用俄羅斯近乎寡頭壟斷的市場地位,排除美元的操控,直接與盧布掛鈎。
俄羅斯此舉的啟示不僅在於可在大宗商品市場與美國金融資本及其背後的武力、政治抗衡,更在全球化的生產鏈體系中只要控制某一環節的配件、材料的生產供應,便可騎劫整個生產鏈的跨國生產,例如惰氣於半導體生產。美國可以用晶片的生產技術、生產設備來打擊中國的半導體行業,也可用停止供應晶片來制裁俄羅斯。但當俄國控制烏克蘭,一起壟斷惰氣的全球供應,美國乃至附從的日本、南韓、台灣的半導體生產鏈便可中斷。動一髮而牽制全身,美國等要維持生產便不能去制裁俄羅斯,反而俄國可制裁美國等以斷供或大幅抬高價格。與此同時,中國可提供供應,俄羅斯打擊美國卻裨益中國。
盧布的支撐點因此同時可以是惰氣以至其他零部件,只要俄羅斯能在生產供應上控制,便可操縱價格,便可迫使美國用盧布而非美元來購買。貨幣便回復實物本位,更勝金本位。
第一手消息請下載on.cc東網 iPhone/ iPad/ Android/
人人做記者
爆料方法 :
爆料熱線:
(852) 3600 3600
傳 真:
(852) 3600 8800
SMS:
(852) 6500 6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