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港聞

第6期活化歷史建築 4項目耗資6億

流標兩次的景賢里最終由天大研究院活化為健康生活地標。 流標兩次的景賢里最終由天大研究院活化為健康生活地標。
流標兩次的景賢里最終由天大研究院活化為健康生活地標。
【本報訊】第6期活化歷史建築伙伴計劃昨公布其中4個項目的評審結果,連同料於下半年才可公布結果的前北九龍裁判法院,第6期活化計劃接獲72份申請,而此4個項目的建設成本聯同政府資助社企的營運價格,料將耗費高達6億元。公布結果的4個項目包括大潭篤原水抽水站員工宿舍群、白樓、芳園書室,以及收到最多申請、曾流標兩次的景賢里。
景賢里變身健康生活地標
景賢里收到18份申請,未來將活化成「景賢里‧養生殿——基於普洱茶、中醫藥」,作為健康生活地標及學習中心。保育歷史建築諮詢委員會主席劉智鵬說,景賢里的中式大宅建築風格,加上第一任業主從事中醫藥行業的故事,活化後可有效推廣大眾對普洱茶、中醫藥和藥材的認識。
劉又稱,前兩次流標是「覺得佢(景賢里)太靚」,評分較則重彰顯其歷史價值及重要性,而今次接獲的申請,活化後可「坐低飲吓茶、食吓嘢」,覺得較適合其用途。
而中標的天大研究院,其香港政策研究中心主任吳文華說,未來會在內加建電梯,泳池留作觀賞之用,設池畔花園供休憩,又會有地方讓公眾人士做瑜伽,早上開放公眾、學生團體等參觀,晚上搖身一變,或作私房菜。不過作為研究智庫的天大研究院,吳表示暫未有計劃於景賢里推廣國民教育,只會用於養生用途有關。
第一手消息請下載on.cc東網 iPhone/ iPad/ Android/
人人做記者
爆料方法 :
爆料熱線:
(852) 3600 3600
傳 真:
(852) 3600 8800
SMS:
(852) 6500 6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