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港聞

迷霧看不見前程 難怪青少會躺平

少年強則國強,少年進步則國進步。青少是社會未來的棟樑,像旭日初升,本應前途無限,但偏偏潮流時興人人說「躺平」,意指放棄辛勤工作,拒絕奮鬥,是年輕人的問題,還是這個社會病了?
團體進行基層青年調查,發現23%受訪者稱會選擇「躺平」,27%感覺未來沒有希望。大部分受訪者都稱是因為社會氛圍,歸咎經濟發展,包括表示租金昂貴租不起合適居所,樓價高企難以置業,75%受訪者指增加房屋供應可改善青年人「躺平」的情況。
有人感嘆,一代不如一代,六、七十年代的年輕人,社會環境不見得富裕,甚至比現時差很多,很多都要住唐樓板間房,但公屋面世,讓市民解決了居住的憂慮,不用怕木屋山泥傾瀉,不用怕行雷閃電,推出居屋讓平民有機會置業,擁有自己的安樂窩,所以讓市民可以無後顧之憂,努力工作,在不同的崗位為社會作出貢獻,為香港經濟打好基礎,終於在七十年代中期起飛,成為亞洲四小龍。
有說一代不如一代,這個說法十分之不公平。現今的青少年,面對的困境,與前人截然不同。不少學者分析,最主要是現今社會氣氛極差,經濟環境是近年最惡劣,但樓價偏偏屢創新高,不食不用,儲錢廿多年才能買私樓,輪候公屋三年又三年,住劏房呎租價貴過豪宅,莫講話成家立業,有人更戲言情侶找地方「私下談心」也非常不方便,社會發展,生活指數飛升,生活水平卻下降,居住空間比內地農民更狹小,這代年輕人見識多了,有比較有傷害,都說「成功需父幹」,希望含着金鑰匙出世,才有機會買樓,又怎會努力發憤?
教育局局長楊潤雄早前指,「躺平主義」容易令青年委靡不振,長遠窒礙社會的進步,那就要問,為何在他上司林鄭月娥在位五年間,香港年輕人心態會演變至此?虧林鄭卸任在即,近日頻頻說風涼話,昨日又稱7月1號之後香港所發生的事,與她無關,感覺輕鬆。這句話不但令人側目,而且慨嘆,這是非常缺乏常識,也十分不負責任。任何人都要為所做的事付出代價,若然不報,時辰未到,官員在位期間所作所為,如果觸犯了法律,別以為可以逃得過,就算避得一時,歷史自有公論,遺臭萬年,例子比比皆是。
黑雲壓城城欲摧,香港淪落,如被妖霧遮蓋,看不見前路,人心不振,青年委靡,歴任特首都要負上責任,停建居屋減建公屋,令供應滯後,加劇輪候,之後又要趕進度,急就章推出缺乏配套的公營房屋,像安達臣道的安秀苑,地點隔涉又被地盤包圍,住戶要食塵捱交通不便,售價都以百萬元計,在外國可以住獨立屋了,難怪能夠走的,都紛紛移民,留下的年輕人無奈躺平,難道他們內心好過嗎?撥開雲霧要見青天,要救救下一代,即將接任的新班子確實任重道遠。
第一手消息請下載on.cc東網 iPhone/ iPad/ Android/
人人做記者
爆料方法 :
爆料熱線:
(852) 3600 3600
傳 真:
(852) 3600 8800
SMS:
(852) 6500 6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