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港聞

教授國安課題 視學揭有老師態度輕率

高中通識科已改為教授公民與社會發展科。 高中通識科已改為教授公民與社會發展科。
高中通識科已改為教授公民與社會發展科。
【本報訊】取代高中通識科的「公民與社會發展科」在去年9月推行,教育局前日及昨日(9日及10日)舉辦4場分享會,會上列出重點視學發現的不當教學例子,包括教師不恰當行為、教師教授國家安全時態度輕率及圖書館有不當藏書等。該局指,考慮到校監及校長未必深入接觸科目課程,在會上展示了從視學觀察到,包括課程規劃、學與教、人手安排、課程資源方面值得注意的例子,讓學校管理人員較易掌握,反思改善,強調不表示學校普遍有相關情況。
分享會由教育局派出的官員主持,以中學校監、校長、副校長和公民科科主任為對象。有與會人士透露,當局舉例指個別學校的課程規劃有問題,有教師在教學上仍留戀通識科內容,未跟從新科框架,亦有涉獵「政治訴求」的內容;有教師在教學簡報上,寫有「有人認為國安法是內地硬套給香港」及「我都摸不着頭腦為甚麼這些重點範疇與國家安全有關」等字句,會上形容該等教師教學態度輕率,並不恰當。與會者又指,有學校通識教育科主任要求學生購買帶有政治偏見的書籍,因被家長投訴而揭發,認為當局列舉事例有助警惕學校管理層。
官員:學校要留意外界觀感
有主持官員續稱,到學校視察時發現,校內保存寫有「明日大嶼缺乏環境評估」,2014年至今未換的壁報板,形容內容非事實及煽動社會情緒;有學校教授國旗和國歌內容時,向學生稱「因為有國歌和國旗法,所以必須尊重國歌和國旗」,被質疑教學似是「屈服權威」,而非真心教導學生。
另有與會的校長指,官員舉例時多次強調「學校要留意外界觀感」,用意提醒學校小心,不要予人口實,非執意指出事例的嚴重性。此外,當局巡視圖書館時亦發現不當藏書,如《八國聯軍乃正義之師》及《神州處處皆酷刑》等。
第一手消息請下載on.cc東網 iPhone/ iPad/ Android/
人人做記者
爆料方法 :
爆料熱線:
(852) 3600 3600
傳 真:
(852) 3600 8800
SMS:
(852) 6500 6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