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港聞

8年燒70億公帑 養肥假難民禍港

假難民禍港多年,成為本港治安毒瘤。 假難民禍港多年,成為本港治安毒瘤。
假難民禍港多年,成為本港治安毒瘤。
毒案毆打爆竊瓣瓣齊 入境處加強防堵趕開位
免遣返聲請機制成為不少假難民甚至犯罪集團禍港的跳板,今年首4個月,已有728名非華裔人士因干犯刑事罪行被捕,當中186人均是持有Form 8(俗稱行街紙)、即根據入境條例暫獲羈留或可被羈留者的擔保書,上述人士在港干犯嚴重毒品、毆打、爆竊等罪行。資料顯示,去年全年非華裔人士干犯刑事案件而被捕者只有929人,今年首4個月的已逼近去年全年。假難民禍港尾大不掉,去年港府接獲的聲請個案已達2,528宗,較2020的1,223宗上升逾一倍,足證各界要求當局防堵多年仍然無效。
據警務處回覆本報就非華裔人士涉案的查詢,今年首4個月,警方共拘捕728名干犯刑事罪案的非華裔人士,當中約25%涉案人是持行街紙的人士,他們大都涉及暴力、毒品及搵快錢的違法事件,最多的是店舖盜竊,有49人;其次是嚴重毒品罪行,有25人;另涉傷人及毆打的則有23人,其他還有爆竊、行劫等。警方沒有提供持行街紙人士的背景。
掛難民身份 苛索本地福利
翻查去年資料,去年共有929名非華裔人士干犯刑事案件被捕,當中絕大部分屬免遣返聲請人士,佔整體被捕人士的3.2%。不法分子利用免遣返聲請機制留港打黑工及犯案困擾本港多年,除令本地治安惡化外,政府公帑亦成提款機,假難民藉難民身份苛索各種福利,過去8個財政年度,本港狂燒逾70億元公帑。
為加快處理滯港的免遣返聲請者工作,立法會財委會昨日通過在入境事務處開設一個助理處長編外職位,以及將一個首席入境事務主任常額職位提升至高級首席入境事務主任職級,以加強首長級人員的專責支援,督導處理免遣返聲請的工作和加強與聲請人相關的措施,以及加強入境事務處的執法能力。
議員盼增羈留設施保治安
而在早前的人事編制小組委員會討論有關建議期間,就有議員指出假難民消耗公帑如無底深潭,更影響治安,促當局加強羈留設施。
當局在2022/23年度的預算案,編列12.62億元用作處理免遣返聲請及相關工作的主要開支,較上年度相關修訂預算的10.79億元,增加逾1.83億元,增幅近17%。其中在「人道援助」項目中,2022/23年度預算需6.98億元,較上年度5.83億元增約20%;而「公費法律支援」項目,亦由上年度的1.33億元,增至1.82億元,增幅約37%。
此外,司法機構的資料亦顯示,2019年、2020年及2021年已入稟原訟法庭涉及免遣返聲請的司法覆核許可申請數目分別為3,727宗、2,367宗及1,675宗。保安組
首4個月被捕的非華裔涉案人首4個月被捕的非華裔涉案人
首4個月被捕的非華裔涉案人
第一手消息請下載on.cc東網 iPhone/ iPad/ Android/
人人做記者
爆料方法 :
爆料熱線:
(852) 3600 3600
傳 真:
(852) 3600 8800
SMS:
(852) 6500 6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