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港聞

橫眉冷看:自由市場自由選擇

近年,一隊男子音樂團體受到全城熱捧,該團將首次在香港紅磡體育館開辦演唱會,日前發售門票,一眾粉絲搶個不亦樂乎。很多人整天伏在電腦旁,不停按動鍵盤,耗費了近10個小時,仍然爭不到一張入場券,另一方面,卻發覺主辦機構將大量門票留起,分發到贊助商手上。
那些贊助商類型多樣,有保險公司、餐飲集團、電訊網絡商等等。你透過公開發售機制搶不到門票不打緊,只消買一份保險、簽一張電訊合約,便大有機會以內部認購方式,把門票弄到手。不少粉絲聞訊後大感不公,甚至由愛生恨,埋怨自己的偶像是夥同贊助商在變相搶錢,進而掀起「退粉」熱潮。
此事牽涉到複雜的經濟學問題,誰對誰錯,三言兩語不易講清。情形就如在新冠疫情爆發初期,全城口罩難求,你想用60元買到一盒口罩,可能要排隊兩小時,但要是願意付出300元,便馬上可以在不少地方買到一盒。當時,有很多人責罵高價賣口罩的商人,說他們是在趁火打劫。
其實,一個自由的商業市場,理應滿足不同客人的需要。今天的社會,只一面倒同情花不起高價的人,卻不知道花不起時間的人,同樣值得同情。當日,如果所有口罩每盒劃一賣60元,再沒有商人囤積,或許排隊輪候的時間可以由兩小時,縮減到一個半小時。不過,對於那些當真無法抽時間去排隊的市民,難道又公平?
購買演唱會門票也是同樣道理,有人願意付出時間作成本,有人願意付出更多金錢作成本,自由市場自由選擇,不應苛責於誰。況且睇騷不是必需品,跟戴口罩完全不一樣,即使買不到門票,又何須老羞成怒?
第一手消息請下載on.cc東網 iPhone/ iPad/ Android/
人人做記者
爆料方法 :
爆料熱線:
(852) 3600 3600
傳 真:
(852) 3600 8800
SMS:
(852) 6500 6500
人人做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