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港聞

追落後 新發展區擬組裝合成兩萬單位

房委會計劃採用組裝合成法,建約兩萬個單位。 房委會計劃採用組裝合成法,建約兩萬個單位。
房委會計劃採用組裝合成法,建約兩萬個單位。
【本報訊】香港房屋供應量一向嚴重不足,公屋申請人平均需要輪候6.1年才有望「上樓」。為解決房屋問題,加快縮短公營房屋興建時間,房委會計劃進一步採用組裝合成法於新發展區興建約兩萬個單位。但議員批評,政府的建屋進度令人失望。
立法會房屋事務委員會昨日召開會議,討論有關「組裝合成」建築法項目、「設計及建造」採購模式等議題。房屋署副署長(發展及建築)梁健文表示,兩萬個單位主要是興建在新發展區,而組裝合成法建屋需滿足前設需要,要在交通網絡限制比較少和具備臨時儲存空間的地方進行。
議員質疑成本效益
議員陳學鋒質疑組裝合成法建屋的成本效益,他指目前以組裝合成建屋,工程只能節省兩個月的時間,且成本較傳統建築高。他建議壓縮地基建造的時間,改由房署取得土地後,直接由地基及平整土地開始工作,節省時間。議員吳秋北則認為組裝合成法並非新技術,業界一向有採用,擔心組裝合成法未必能夠提高建築效率,亦無法降低建屋成本。
議員劉國勳亦批評,政府建屋進度令人失望。他指,翻查1997年4月立法會房屋單位供應報告,可見工程由地基到完成上蓋建築僅需37個月,包括兩個月惡劣天氣狀況,即在3年內可完成建屋。但政府在上周回覆口頭質詢時表示,興建公屋需時4至5年,比25年前的進度多出一年。
梁健文回覆指,在使用組裝合成法初期成本會較高,因為市場尚未適應新的生產方法,同時需時設立廠房以滿足需求。但他指,當市場大規模應用新技術的時候成本會降低。
第一手消息請下載on.cc東網 iPhone/ iPad/ Android/
人人做記者
爆料方法 :
爆料熱線:
(852) 3600 3600
傳 真:
(852) 3600 8800
SMS:
(852) 6500 6500
人人做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