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港聞

彌敦道戰前建築乏保育 轉角洋樓恐被拆

該洋樓曾經在二戰被日軍佔用。 該洋樓曾經在二戰被日軍佔用。
該洋樓曾經在二戰被日軍佔用。
見證抗日血淚史 團體盼升格評級
古物古蹟辦事處(古蹟辦)繼深水埗主教山配水庫「掛萬漏一」後,尖沙咀一幢面臨清拆的三級歷史建築,被民間團體揭發極具歷史價值。擁有85年歷史的尖沙咀彌敦道190號戰前「轉角」洋樓,去年年中被傳拆卸圖則獲批,民間團體隨即調查,發現該洋樓與二戰日佔時期的歷史有直接關聯,是一幢曾被日軍徵用的民間建築物,見證戰時華人與日軍周旋、華人互助求存的歷史遺迹。團體促請當局重新為洋樓評級至一級歷史建築。政黨發展政策發言人斥當局短期內再出現對歷史建築物誤判,質疑評估過程馬虎。
民間組織「活現香港」、「考城學社」等人組成的研究團隊去年起翻查歷史文獻,訪問首任屋主的後人陳燕萍後,依照古蹟辦的6項準則,包括歷史價值及建築價值等分析,並於昨日發表《彌敦道190 號文物價值評估報告》。他們發現這座建於1932至1937年間、位於彌敦道及柯士甸道交界的洋樓,曾在二戰時被日軍佔用,經營餐室的屋主轉為傭人,服侍日本官員,而屋主的兩名兒子則借居所地理優勢,觀察日軍船隻,秘密為英軍提供情報,但最終被揭發而犧牲。
議員籲多邀民間學者專家討論
洋樓外觀混合兩種建築風格,具香港建築特色。「活現香港」共同創辦人陳智遠指出,洋樓是尖沙咀現存唯一擁有騎樓柱的戰前洋樓,而且轉角洋樓亦在本港買少見少,也是其中一幢直接參與二戰戰略部署;若依據目前文獻記錄追查,洋樓更是全港唯一僅存與日佔時期英軍服務團情報行動,有直接關連的民間建築。
政黨發展政策副發言人易承聰提到,深水埗主教山配水庫曾因誤判而險被拆,當時的文物保育專員僅以「掛萬漏一」、敏感度不足為由解釋,而是次情況如出一轍,質疑當局有否吸取教訓,有否重新檢視已評估的建築。他又指,港府近年推動「抗日戰爭」推廣,但另一方面卻輕率處理相關建築,難以令市民信服。易要求古蹟辦重新檢視各歷史建築的評價,防止珍貴文物消失。
立法會發展事務委員會副主席劉國勳認為古蹟辦宜更清晰公布其考量、判斷的標準,亦應邀請民間學者、專家討論,減少官民意見分歧。
古蹟辦回覆指,會根據現行的評級制度,研究與已評級歷史建築的文物價值新資料,如有關資料有確實證據支持,並且在評級時未曾被考慮,會將有關資料的詳細研究結果經獨立的歷史建築評審小組審閱和討論,並將建議提交至古諮會,以重新檢視該建築物的歷史建築評級。古蹟辦指,發展局文物保育專員辦事處及古蹟辦一直與九龍彌敦道190號的業主商討該歷史建築的「寓保育於發展」方案,會繼續與業主溝通。屋宇署則指,去年3月按《建築物條例》批准有關拆卸圖則,而該署至今並無收到拆卸彌敦道190號的施工同意書的申請。
尖沙咀彌敦道190號戰前轉角洋樓被古蹟辦評為三級歷史建築。尖沙咀彌敦道190號戰前轉角洋樓被古蹟辦評為三級歷史建築。
尖沙咀彌敦道190號戰前轉角洋樓被古蹟辦評為三級歷史建築。
第一手消息請下載on.cc東網 iPhone/ iPad/ Android/
人人做記者
爆料方法 :
爆料熱線:
(852) 3600 3600
傳 真:
(852) 3600 8800
SMS:
(852) 6500 6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