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港聞

龍七公:美洲峰會鬧劇 現美外交困境

上周提到,美國對兩岸關係政策,由原來的戰略模糊,發展到今天的戰略糊塗,但這只是美國外交進退失據的案例之一,情況原來不止於西太平洋。美國所在的美洲,華府一直視之為「後花園」,過去盡享地緣政治的優勢,最近由美國做東的美洲峰會,本來是美國展示外交實力的最佳平台,怎料卻成了小學雞式的外交鬧劇。
多國抵制 騎虎難下
美洲峰會源自90年代,原來目的是實現老布殊總統倡議的美洲自由貿易區,希望打造一個暢通無阻的美洲經濟圈,以自由貿易之名,由天然資源到工業生產再到市場,美國發揮其強大的金融和科技力量,令美洲各國完全融入美國的經濟體系。雖然後來美洲自貿區的倡議不了了之,但美洲峰會就成為外交傳統,每隔3到4年,各國輪流做東道主。
今年美國作為東道主,正途是向各參與國領導人廣發英雄帖。怎料總統拜登忽然民主教父上身,拒絕向古巴、委內瑞拉、尼加拉瓜發出邀請,理由是他們「不夠民主」,拜登更擬邀請委國反對派領袖瓜伊多出席。美國意識形態先行,無視外交禮儀,不論在全球事務或是區域事務,都用拉幫結派的做法,立即引起美洲多個國家的不滿和抵制,有的表示領導人不會出席,有的公開杯葛會議,阿根廷總統費爾南德斯更打出「沒有成員國被排除在外」的口號,建議在同一地點和日期舉行「反峰會」。
可能美國立國歷史尚淺,或是當今美國領導人的水平江河日下,似乎未能理解到「團結大多數,打擊一小撮」的基本外交和政治邏輯。如果拜登政府是有為的,應該好好團結美洲各國,辦好一次團結的峰會以彰顯美國的實力,而不是借峰會來打擊、孤立別國。拜登主動放火,現在騎虎難下,如果美國堅持不讓步,峰會將有多國缺席或派出次級官員應酬,場面十分難看;如果美國讓步,亦將嚴重打擊其外交威信,更影響民主黨中期選舉選情。
問題的核心,是美國政客嚴重高估自己的實力,以為美洲各國都似加拿大般無條件地忠心於自己,更以莫須有罪名打壓別國,在別國扶植有利自己的反對派,但其他國家看在眼裏會有甚麼感想?會否他朝君體也相同?再加上美國的倡議口惠而實不至,美洲各國各自暗打算盤,不再願意追隨這個「盟主」。
常說天佑中華,我國和平發展雖然遇上不少阻力,但敵人的低級錯誤往往為我們帶來機遇,前有特朗普亂打貿易戰,今有拜登亂打外交戰,「敗家仔」不斷丟失由老布殊和克林頓留下的政治遺產。這次拜登激起美洲各國不滿,為中國送上好牌,未嘗不是拉攏美洲國家合作的好機會,最近阿根廷與中國簽署購買一個批次的梟龍戰機是一個好例子。中國方案質素優價錢合理,而美洲國家又有大量中國需要的天然資源和農產品,雙方在公平互惠的原則下一拍即合,實現共贏,進一步削弱美國的霸權。
第一手消息請下載on.cc東網 iPhone/ iPad/ Android/
人人做記者
爆料方法 :
爆料熱線:
(852) 3600 3600
傳 真:
(852) 3600 8800
SMS:
(852) 6500 6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