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港聞

筆下風雲:寬鬆審批 格外諷刺

本港最新失業率飆升至5.4%,較上一次公布的5%增加0.4個百分點,就業不足率也上升0.7個百分點至3.8%。種種數據無不表明,香港打工仔手停口停,活在水深火熱之中。港府不情不願推出一萬元臨時失業援助金,多達47萬人申請,當時林鄭聲稱會寬鬆審批,結果卻事與願違,多達13萬份申請不獲批准,即約27%申請被拒。有申請人指出,同一公司類似職位審批結果完全不同,不明準則何在。
顯而易見,審批根本沒有客觀標準,純粹由審批人自行決定,否則不可能同一公司、差不多職位、一同冇工開,有人如願獲批,有人慘食閉門羹。再說,100人中有27人不獲批,比率十分高,同林鄭所謂的寬鬆審批完全是兩回事,堪稱諷刺。
有人會說,援助金涉及公帑,理應審慎使用,這一點沒錯,但新冠疫情是突發事件,經濟轉差更同港府抗疫無能、救市無方脫不了干係。有頭髮邊個想做瘌痢,若非窮途末路,相信沒有多少人會貪圖港府這一萬元,偏偏港府將失業人士當賊辦諸多刁難,完全沒有急民所急。相對於每年耗於供養假難民的開支高達十多億元,失業援助金不過是臨時措施,根本不算甚麼,港府對前者大愛包容,對後者錙銖必較,叫人情何以堪!
這還不止,本來已擁有鐵飯碗的公務員先天下之樂而樂,加薪指標飛擒大咬,最高竟逾7%,還忙不迭自詡勞苦功高值得加薪,同47萬失業申請者的苦況不可同日而語。更不必說,下屆政府的政治任命官員甫上任即獲大幅加薪,加上新官位大增,每年額外薪金支出增加近億元。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貧而患不安。官富民窮的結果必然是民怨四起,為新政府埋下社會不穩的禍根。
第一手消息請下載on.cc東網 iPhone/ iPad/ Android/
人人做記者
爆料方法 :
爆料熱線:
(852) 3600 3600
傳 真:
(852) 3600 8800
SMS:
(852) 6500 6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