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港聞

蹉跎25年 環保規劃冇遠見 氣候減廢乏改善

洪藹誠促政府訂立更高的環保目標供港人「追數」。(陳曉雋攝) 洪藹誠促政府訂立更高的環保目標供港人「追數」。(陳曉雋攝)
洪藹誠促政府訂立更高的環保目標供港人「追數」。(陳曉雋攝)
空污減排得過且過 難達碳中和
「地球之友」回顧特區政府25年來環保政策,近年空氣污染問題雖改善,但氣候、固體廢物等環保問題卻停滯不前,甚至惡化。環團歸咎當局規劃缺遠見、決心、措施執行過慢亦未常檢討,下屆政府需放下保守的觀念,大膽嘗試。
地球之友整理了自1997年起,環境局及環境保護署的新聞發布內容,涉及接近94個政策、措施當中,僅25個較為重點,包括2021年通過的都市固體廢物收費條例等。自環境局局長黃錦星10年前上場後,環保藍圖數量增多,去年發布至少4份藍圖或路線圖,規劃本港資源、氣候、清新空氣方面的目標及進程。
環保願景被指訂得太低
地球之友行政總裁洪藹誠指出,政府雖有環保願景,但目標訂得「不高」,例如世界衞生組織去年更新《全球空氣質量指南》,提升各項空氣污染物的濃度限制水平,但更新後,本港今年生效的「空氣質素健康指數」要求僅達第一或第二個中期目標。
而環保署助理署長(空氣質素政策)梁啟明年初解釋,本港現時指標按世衞上一個指標制訂,全世界沒有先進城市能達到新世衞指標。洪藹誠認同,雖然未有地方做到新指標,但當局需要設定更高目標,令各局、各部門推出不同措施,例如商業電動車政策,而市民能有方向配合減排工作。
但洪提到,政府規劃好像已經「計咗數」,先計算會推出甚麼措施的成效,才整合出「可行」的短中長期目標。雖能令各項目標能夠達成,卻使政府以致全港沒有動力爭取更高環保水平。《香港氣候行動藍圖2050》訂下的2035年後可再生能源在發電燃料組合中的比例最多僅15%,他認為明顯不足,「睇唔到點達至碳中和」,而內地的可再生能源發電機容量已達43.5%,「為何人哋得,我哋唔得?」
垃圾徵費至今仍未實施
洪又認為,當局落實環保政策決心不足,俗稱「垃圾徵費」的都市固體廢物收費自2005年開始諮詢後,等待了超過17年才於立法會通過。但至今仍在準備階段,具體落實措施或時間表仍然未明,期間港人每日人均垃圾棄置量未有明顯下跌,尤其黃錦星曾於2013年誓言要將港人每日人均垃圾棄置量由1.33公斤,到2017年減至1公斤或以下,最後該年人均每日廢物棄置量反升至1.45公斤,其後於2018年達1.53公斤創近年新高,即使2020年亦只回落至1.44公斤,未達當年目標。
對於黃錦星的表現,洪藹誠形容:「佢有交到功課嘅」,至少令垃圾徵費得以通過,但仍然欠缺實際落實日期,而電動車佔私家車的比例亦有上升,但公共交通工具和商業車輛電動化仍然停滯不前。記者陳曉雋
今年生效的「空氣質素健康指數」要求僅達第一或第二個中期目標。今年生效的「空氣質素健康指數」要求僅達第一或第二個中期目標。
今年生效的「空氣質素健康指數」要求僅達第一或第二個中期目標。
第一手消息請下載on.cc東網 iPhone/ iPad/ Android/
人人做記者
爆料方法 :
爆料熱線:
(852) 3600 3600
傳 真:
(852) 3600 8800
SMS:
(852) 6500 6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