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港聞

失業補助 13萬申請不獲批 議員促救急扶危

臨時失業援助計劃至今有13萬份不獲批准,即超過27%申請被拒。 臨時失業援助計劃至今有13萬份不獲批准,即超過27%申請被拒。
臨時失業援助計劃至今有13萬份不獲批准,即超過27%申請被拒。
臨時萬元資助難過關 「同事有自己無份」
政府推出臨時失業援助計劃,向合資格成功申請人士發放一萬元資助,政策創新與統籌辦事處稱已完成47萬份臨時失業援助審批,當中兩萬份正等候收集補交資料,13萬份不獲批准,即約27%申請被拒。有申請人訴苦:「同事成功獲批,自己無份。」有議員批評處方處理申請標準時較社會預期嚴格,計劃欠缺有效的溝通和補交資料方式,促酌情處理及容讓上訴人補交資料時使用更普及的方式。
議員鄧家彪表示,工會近期收到共1,197名申請人要求協助上訴的求助,約四成上訴人表示非常不同意拒批的原因,認為完全不符合實情,並指無機會補交資料或解釋;更有逾六成上訴人稱,在同樣情況下,其他同事陸續成功申請,惟自己則被當局以不符合資格為由拒絕。另外,由於計劃只能透過電郵提交資料,不少基層反映補交資料時有困難,需向區議員求助。
嘆上訴機制如數碼障礙
在洗衣廠工作的張女士稱,自3月初起已被僱主要求停工至4月中旬,故即申請臨時失業援助,不過5月中突如其來收到被拒通知,頓時求助無門,更慨嘆:「同事有一萬蚊,自己得個吉。」獨居的她每月開支約一萬元,停工期間零收入,連基本生活開支都不能維持。至於上訴機制,她稱受數碼鴻溝影響,需尋求子女協助,直斥政策反智,由幫人變為難人。
而陳先生同樣面對「同事獲批,自己無份」問題,從事餐飲業的他自1月初停工,足足停了3個多月,期間一度需向朋友借錢解燃眉之急,但最後同遭拒絕申請。處方回信更指他期間有上班,他對此感到不解,因他有相關的強積金紀錄,清楚列明申請前至少失業連續30日。他感到無奈,亦只能靠上訴,惟只能透過電郵提交資料,操作困難,而覆檢熱線,撥電30多次後才有人接聽。
鄧家彪呼籲處方「快批從寬」,尤其對於下列幾種情況予以特別快批通道,包括根據強積金系統同一僱主下的僱員劃一批准;表列處所受防疫規定的行業劃一批准;被迫辭職、放無薪假員工與失業同等看待,以及對略微超出規定申請人予以酌情批准。
鄧家彪鄧家彪
鄧家彪
第一手消息請下載on.cc東網 iPhone/ iPad/ Android/
人人做記者
爆料方法 :
爆料熱線:
(852) 3600 3600
傳 真:
(852) 3600 8800
SMS:
(852) 6500 6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