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港聞

環團教路 糉葉棉繩可重用

【本報訊】端午節食糉是傳統習俗,不過享受美食後,糉葉、紮糉用的繩子或鹹水草一般會被人「用完即棄」,有環保團體建議,可清洗乾淨後重用,或送往回收處理,又呼籲市民將來購買糉子時,避免選購有額外包裝的產品。
綠領行動公務事務助理經理陳小萍分享,糉是眾多節慶食品中,最環保的包裝食品,東南亞多國的食品,例如菲律賓的蒸飯等,均僅以荷葉或竹葉裝上。
不少市民翻熱糉子後,隨即掉棄糉葉及棉繩,或造成浪費。陳小萍建議,繩子或鹹水草可於清洗、風乾後循環再用,包紮其他東西,甚至用來做手繩送給朋友,亦別具意思。至於天然的竹葉於食用後,則可以廚餘回收。
膠膜膠盒包裝無必要
而近年超市、連鎖食肆售賣的糉子,為延長保質期及衞生問題,均使用膠膜、膠袋或膠盒包裝,但陳小萍認為,此舉無必要,指上一代的糉雖沒有塑膠包裝,亦沒有添加防腐劑,經過冷藏擺放數天後亦能食用,而且食用前會先以高溫蒸煮,已殺滅絕大多數的細菌,呼籲市民避免選購有額外包裝的糉,以免增加堆填區負擔。
第一手消息請下載on.cc東網 iPhone/ iPad/ Android/
人人做記者
爆料方法 :
爆料熱線:
(852) 3600 3600
傳 真:
(852) 3600 8800
SMS:
(852) 6500 6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