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港聞

龍七公:為疫消得憔悴 百姓豈堪折騰

飽受封控折磨數月之久的上海,6月1日零時解封,居民紛紛出門慶賀,其場面堪比1949年上海解放。而經濟的停擺,已造成數千億元的損失,並嚴重損壞了國內國際產業鏈供應鏈。經濟停滯可以是跳崖式,而修復過程則需要長期的助跑與努力。至於人心的修復,更為艱難。
但放眼全國,防疫亂象仍屢見不鮮。西安、吉林、上海等地以防疫為由貽誤救治致病人死亡的悲劇,最近又在北京上演。北京、合肥等地相繼查處多家核酸檢測機構違規造假牟利的案件。四川閬中儘管沒有任何疫情,卻強制居民每周自費進行核酸檢測。吉林四平更是公開威脅老百姓,如有兩次不參加核酸檢測,就將被警方拘押10天,被列入失信黑名單。不誇張地,在一些地方,「核酸恐怖」、「防疫恐怖」已經大行其道。古人患苛政猛於虎,今人唯苦防疫更甚於疫情本身。
漫長封控 損害經濟
更嚴峻的領域是經濟。國務院領導警告,二季度要盡力確保正增長。換言之,這是幾十年來,中國經濟首次面臨倒退危機。除了宏觀數據,更有老百姓的直觀體驗。漫長的封控,折斷了產業鏈供應鏈,很多中小企業直接倒閉,商舖關門,員工失業。當老百姓丟掉了飯碗,那麼再冠冕堂皇的說詞,也難以挽回信任。
防疫孳生了特殊的利益鏈。最突出的是兩個領域,一是核酸檢測;二是物資保供。在平時,註冊公司需要複雜的流程。而疫情期間,一旦某地需要封控,往往就有核酸檢測機構或物資保供企業,以難以置信的速度超常規地組建起來。若說沒有內幕操作,是無法用正常邏輯解釋的。這些公司壟斷業務,暴利滾滾,大發橫財。哪個不是手眼通天?這就不難明白,為何有些核酸機構蓄意造假,延宕疫情結束;為何有的地方明明沒有疫情,卻逼迫百姓常態化花費買罪受。
另外的「最大贏家」就是管治力量。用防疫手段令社會持續處於非常狀態,權力為所欲為,法治被肆意踩踏。正如吉林四平那樣,假防疫之名,就可以拘押百姓。借助互聯網、大數據、移動通訊、生物基因庫等手段,打造了鐵桶版的控制網,箝制經濟發展活力,動輒全域靜態、靜默管理。
如此頻頻的霹靂手段,病毒被阻斷了,經濟亦被阻斷了;即便暫時抑制了疫情,換來的卻是一個千瘡百孔的社會。且令國際資本望而卻步,民眾心急如焚,真正親痛仇快。得失幾許?利弊若何?
前中國外交部發言人、現任駐印尼大使陸慷5月30日指:「中國也在觀察世界各國好做法,使防疫更加科學精準。」以陸慷現時遠離中樞的位置,這番表態可能只是禮節性詞令,但卻引發了網民共鳴。防疫是一門科學,而科學向來最忌盲目自大、固執己見。中國有其自身的體制優勢,但亦應及時檢討,從善如流,開闊視野,方能真正降低防疫的代價。
第一手消息請下載on.cc東網 iPhone/ iPad/ Android/
人人做記者
爆料方法 :
爆料熱線:
(852) 3600 3600
傳 真:
(852) 3600 8800
SMS:
(852) 6500 6500
人人做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