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港聞

全城怒轟房屋署 單位空置不可恕

有屋冇人住,有人冇屋住,特區末世亂象紛呈,東方為民請命,早前頭版報道全港公屋大量空置,再跟進直擊重災區觀塘和樂邨,事實擺在眼前,引起全城激憤,紛紛向本報揭發其他屋邨空置浪費情況,一石激起千重浪,群情洶湧,政府如何向市民交代?
香港寸金尺土,市區公屋買少見少,一個公屋單位是不少人夢寐以求的安樂窩,鄰近港鐵站的彩虹邨卻被發現邨內有不少單位丟空多時,市民舉報指空置維持至少有一年以上,不明當局為何容許這現象出現。正如這位熱心人所言,不少人輪候公屋無期,要付出貴租才可以在市區有瓦遮頭,有些租不起一個單位,惟有每月用至少4,000元租住劏房,由於居住環境侷促,患有情緒病的大有人在,炎夏來臨,劏房戶處境更加難耐。
大埔也是新界熱門居住地,廣福邨位置四通八達,亦是不少基層心中理想家園,但有市民單靠「目測」已發現屋邨內有大量「吉屋」,最少數十間,相信實際數字遠超此數,就看當局會不會正式向外公布,抑或繼續黑箱作業,瞞騙市民。若要人不知,除非己莫為,就以彩虹邨為例,因為每座層數不多,加上附設騎樓,單位情況一目了然,普通人在附近出入都會留意,房署職員又怎會不知?
暴殄天物,視若無睹,官僚與民為敵,公屋輪候時間屢創新高,平均超過6年才能上樓,原來大量公屋空置沒有人住,政府被傳媒揭發,依然厚顏,房屋署成為眾矢之的,早前回應,稱單位會收回期間可因不同原因出現短暫空置情況,如翻新工程或整修,屬正常現象。今時今日,政府民望低迷,還大耍官腔,未有對公眾道歉,一貫「事不關己」的態度,實在令人齒冷,難怪市民更加心灰意冷。
市區公屋空置不可思議,不單止輪候冊上申請者爭逐,即將被拆遷的石籬中轉屋居民,不想調遷至屯門寶田中轉屋,市區空置的單位可用作安置居民的臨時中轉房屋,關注團體作出建議,但房署卻未有考慮。運輸及房屋局局長陳帆日前大鑼大鼓發表網誌,聲稱港府現時已覓得約350公頃土地,足以興建33萬個公營房屋單位,可滿足未來10年30.1萬個公營房屋的需求,當局亦將推出逾2萬個過渡性房屋單位。然而這些都是期票,何時兌現成問題,而且遠水不能救近火,怎及現成的公屋單位可以解基層住屋之困?
若非本報揭穿房署西洋鏡,市民還被蒙在鼓裏,以為是純粹公屋供不應求。官僚文化像病毒散播全個政府,市民急政府不急,明明可以特事特辦,就例牌拖延,大玩程序作擋箭牌。空置公屋一個都嫌多,把這些單位編配給有需要人士,本來是最基本工作,房署也不能做到,大家明白為何公屋輪候期會愈來愈長吧!
第一手消息請下載on.cc東網 iPhone/ iPad/ Android/
人人做記者
爆料方法 :
爆料熱線:
(852) 3600 3600
傳 真:
(852) 3600 8800
SMS:
(852) 6500 6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