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港聞

房策錯配 輪候公屋逾六載 新屋邨等極未有

【本報訊】現成公屋一邊遭丟空多時,新屋邨亦遲遲未能落成入伙,待上樓的人愈來愈多,令公屋輪候時間相應延長。根據房屋委員會最新數字,至今有約14.75萬宗一般公屋申請,以及約9.77萬宗配額及計分制下的非長者一人申請;一般申請者和長者一人申請者的平均輪候時間,分別為6.1年及4.1年,按季均分別上升了0.1年,同創1999年以來新高。
遠水難救近火
排公屋的人眾多,但未來的供應能否滿足需求成疑,運輸及房屋局數據顯示,房委會及房協2022/23至2026/27年度的5年期公營房屋總建屋量料共約10.5萬個單位,當中僅約6.6萬個為租住公屋或「綠置居」單位,其餘約3.9萬個則為其他資助出售單位。
當中部分屋邨的落成按年度延後,包括約400個公屋/「綠置居」單位需由2024/25拖至2025/26年度落成。運輸及房屋局局長陳帆曾表示,政府多年來已覓得約350公頃土地,足以興建33萬個公營房屋單位,可以滿足未來10年30.1萬個公營房屋的需求,又指當局積極推動過渡房屋。
建屋量追落後
但房委會資助房屋小組委員會委員兼議員梁文廣早前指,根據最新一期的《長遠房屋策略》供應目標,當局未來幾年的建屋量仍要繼續「追落後」,首5年公屋興建量仍欠3萬個單位,要靠後5年追回。梁指,很多家庭的等候時間遠超6.1年,有部分個案更苦等10年才能上樓,未來3年公屋平均輪候時間有機會升至6.5年。
第一手消息請下載on.cc東網 iPhone/ iPad/ Android/
人人做記者
爆料方法 :
爆料熱線:
(852) 3600 3600
傳 真:
(852) 3600 8800
SMS:
(852) 6500 6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