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港聞

坦言集:美國戰略

為保霸權,美國是以中國、俄羅斯為敵,這是美國精英的共識。聯俄抗華,抑或聯華抗俄,都是依當年聯華對付日本、蘇聯一樣,只是運用權術,把弄中、俄,其中的分別是俄羅斯是美國當前威脅,中國則是長期競爭對手,且實力遠大於俄羅斯。但近來美國軍方及民間智囊有意見認為,不應把對付中、俄定先後輕重次序,而應一併對付。背後的思想是美國強大,不畏兩面作戰,兩面同時作戰可免讓中、俄任何一方趁機強大,難以應付。美國近來在烏克蘭對付俄羅斯之餘,在東亞頻仍組織力量圍堵中國,北約的範圍也開始擴展歐洲以外,涉足亞洲,正是這樣戰略的表現。
可惜,美國在烏克蘭不能打倒俄羅斯。烏克蘭戰爭失敗的話,俄羅斯可穩住陣腳,且衝擊美國在歐洲的防線。不單止攻俄失敗,美國拼湊起來的反俄陣營也有機會瀕臨瓦解,德、法、意等國可帶動歐盟與俄和解,以至合作,美國的歐洲戰線便崩潰。西線出問題,東線怎樣可繼續同時壓迫中國呢?
拜登訪問亞洲,應是原來雙線作戰的戰略部署,可是如今形勢已變,美國便不能不再強調與中國的競爭與合作,用假意合作來掩飾其與華競爭中的殊死戰性質。
烏克蘭戰敗,對美國沒多大損失,怕的是戰敗後在政治上的骨牌效應,美國還需阻止歐盟和德法意與俄的和解與可能合作。美國可從烏國撤出,在歐洲東線還會重兵駐防,用顏色革命顛覆俄羅斯及其盟友,也會包括戰後的烏克蘭。一是堅持對俄壓迫;二是約束歐洲盟國,北約的作用還會加強,美國對德國的壓力也應會加重,以防德國帶領歐盟離心。美國對歐盟各國內部的政治干預也會加劇,以推動極右政治勢力的發展來重組對俄國的攻擊。
西線加強,東線不會放鬆,為彌補西線的弱勢,也為維持美國在國際上的霸權聲勢,必然帶領澳洲、日本對付中國,台灣問題亦不會放過。只是,似乎在西線失利之後,美國要重整東線對華的戰略需時。在這個窗口時期,中國的外交重點便是穩定與東盟的各種關係,以東盟替代歐盟,以守為攻。另外,在南太平洋組織安全聯盟,牽制澳洲,在南海進一步建島設防,準備戰爭,以攻為守。
今後一、兩年可能是美國戰略的調整期,金融、經濟問題也會使之自顧不暇。其後將會矛盾惡化,鬥爭激化。
第一手消息請下載on.cc東網 iPhone/ iPad/ Android/
人人做記者
爆料方法 :
爆料熱線:
(852) 3600 3600
傳 真:
(852) 3600 8800
SMS:
(852) 6500 6500
人人做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