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港聞

房策唔掂 過渡屋增至2萬住住先

陳帆(右二)再向劏房戶開出「期票」。 陳帆(右二)再向劏房戶開出「期票」。
陳帆(右二)再向劏房戶開出「期票」。
資助非政府機構興建 撥款達116億
運輸及房屋局局長陳帆發表網誌,形容「房屋問題的確令人揪心」,當局積極推動過渡性房屋,至今已有逾兩萬個單位,而「支援非政府機構推行過渡性房屋項目的資助計劃」的撥款亦兩度增加至116億元。
陳帆表示,覓地建屋是治本之道,當局多年來已覓得約350公頃土地,足以興建33萬個公營房屋單位,可以滿足未來10年30.1萬個公營房屋的需求。當局一方面加快公屋建設,另一方面,為了協助及紓緩居住在不適切居所家庭的生活負擔,推出「現金津貼試行計劃」和「劏房租務管制」,紓緩他們的財政壓力和保障劏房租戶。
過渡性房屋既為基層家庭提供安全衞生的居所,亦減輕他們的租金負擔,讓他們可以累積社會資本。已投入服務的過渡性房屋(5,215個單位)連同已動工(2,587個單位)、已招標(10,960個單位)、已啟動前期工作的過渡性房屋(1,651個單位)及深入研議中的項目(1,176個單位)已有逾兩萬個單位。
組裝合成善用短期閒置地
立法會在2020年6月批出首筆共50億元的「支援非政府機構推行過渡性房屋項目的資助計劃」,為非政府機構提供財政支持,全面推動過渡性房屋建設。計劃推出以來,已有30個非政府機構參與,反映社會對過渡性房屋的需求殷切,當局目標由原本提供一萬個單位,兩度「加碼」至現時的兩萬個,而資助計劃的撥款亦兩度增加至116億元。
而「公益金」及「社創基金」早在2017年,合共撥出5,000多萬元推出「社會房屋共享計劃」,結合業主、非政府機構等有心人的力量,將合適的舊單位翻新,讓非政府機構租予有需要的基層家庭。
陳帆又說,建築技術的成熟與進步,為興建過渡性房屋帶來契機。近年政府積極推動既「起得快」又「拆得走」的「組裝合成建築法」,在尋找空置單位翻新以外,亦可善用短期閒置土地,把握土地有待發展的時空,以時間換空間,作過渡性房屋之用。
第一手消息請下載on.cc東網 iPhone/ iPad/ Android/
人人做記者
爆料方法 :
爆料熱線:
(852) 3600 3600
傳 真:
(852) 3600 8800
SMS:
(852) 6500 6500
人人做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