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文署 治標不治本 遏炒場 促加辣罰款
新招打擊 20日逾200次 不在場 還未杜絕
政府體育場地經常出現違規「炒場」,民政事務局提供的數字顯示,過去3年,總共有137,300宗因租用人未有親自取場,或使用人所提供的身份證明文件與訂場記錄不符,而被拒絕使用有關設施,而接獲「炒場」的投訴共900宗,2021年有740宗較2020年暴升7倍。康樂及文化事務署本月1日實施一系列打擊炒場的新措施,截至本月20日超過200次租用人被發現不在場,有10人因累積兩次不在場,被禁止預訂場地90天。為遏止「炒風」,有議員建議政府在增加場地外,更要考慮修例,對「炒場」者罰款。
民政局書面回覆議員的質詢,指在上述未有親自取場等理由而被拒絕使用有關設施的個案中,超過8,000名市民因累積兩次「不取場」違規紀錄而被禁止預訂康文署的收費康體設施90天。此外,亦有兩名租用人因違規轉讓用場許可證而被暫停租訂體育設施資格180天。
根據當局提供的數字,2020年「不取場」或使用人所提供的身份證明文件與訂場記錄不符而被拒絕取場共有49,000宗,2021年則有84,300宗,升幅逾72%,而2022年截至4月30日則有4,000宗。而租用人因累積兩次「不取場」違規紀錄而被禁止預訂康文署的收費康體設施90天,2020年有2,900宗,2021年有5,100宗, 升幅高達75%,而2022年截至4月30日則有200宗。
去年740炒場投訴 飆7倍
康文署在過去3年共接獲900宗有關「炒場」的投訴,2020年有90宗,2021年有740宗,升逾7倍,而2022年截至4月30日則有70宗。
至於體育場地供不應求的問題,當局預料下月中將有約20間體育館重新開放,屆時將有約八成體育館開放給市民使用,相信可紓緩場地緊張情況。
議員倡設放蛇專隊巡查
提出書面質詢的議員顏汶羽指「炒風」依然,歸咎於康體場地長期供不應求及場租遠低於市價,若場地供應沒顯著增加,即使繼續增加行政措施,企圖加大「炒場成本」,根本是治標不治本,對遏止「炒風」幫助不大。他建議在增加場地供應外,推出「康體券」,資助市民租用私營體育場地,或把部分社區會堂的設施用作臨時體育場地,甚至考慮引入抽籤做法以分配場地予市民,以及成立專責小隊加強巡查,以放蛇方式找出炒場者,並考慮修改法例,對炒場者予以罰款。
人人做記者
爆料方法 :
爆料熱線:
(852) 3600 3600
傳 真:
(852) 3600 8800
SMS:
(852) 6500 6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