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港聞

醫健:醫健寶庫:疫下兒童及青少年的精神健康

在新冠肺炎疫情影響下,各種防疫及社交距離措施、學校面授及課餘活動暫停、康樂設施關閉等,不但減少兒童及青少年的學習機會,亦影響他們的社交和身心發展。
舉例說,不少兒童在停課期間缺乏運動,作息時間亦變得紊亂,以致日夜顛倒;他們沉迷電子產品及遊戲的情況也變得更為嚴重,很多父母亦會感到束手無策。加上部分學童較難適應網上授課,例如有專注力問題的孩子,上網課比面授課程更難專心,他們的學習進度亦可能因此受到影響。
據研究顯示,世界各地兒童及青少年的精神健康在疫情及防疫措施的衝擊下,出現明顯惡化,尤其是有精神病病史的兒童。不少青少年則因感到孤立無援而出現抑鬱及焦慮的徵狀,部分更萌生自殺的念頭,甚至企圖輕生。
在疫情之下,父母應特別關注子女的精神健康,多聆聽子女心聲,關心並了解他們的感受,掌握他們的興趣及清楚他們重視甚麼,讓他們知道父母是願意聆聽的。聆聽有助建立分享空間,當子女遇到困難時,就更願意和父母傾訴。同時,父母應引導子女規劃作息時間,讓他們養成健康的飲食習慣及定時運動。除了學習,父母也應鼓勵子女探索不同事物及發展興趣。
面對疫情,父母和子女一樣,也會感到擔心、惶恐及無助,所以父母亦需要注意自己的精神健康,當遇到困難亦不要羞於求助,應把自己的感覺與家人、伴侶和信任的朋友分享,以減低自己的壓力。同時也要盡量預留足夠時間讓自己休息,做自己喜愛的事情,盡量保持樂觀、積極的心情,應對疫情的各項挑戰。
香港大學李嘉誠醫學院
臨床醫學學院精神醫學系
名譽臨床副教授余凱旋醫生
第一手消息請下載on.cc東網 iPhone/ iPad/ Android/
人人做記者
爆料方法 :
爆料熱線:
(852) 3600 3600
傳 真:
(852) 3600 8800
SMS:
(852) 6500 6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