逾8成 沖洗式髮膜可致敏
市面4款含歐盟禁用香料或損皮膚
不少市民會使用沖洗式髮膜來護髮,解決頭髮乾旱、無光澤等問題。不過消委會昨公布,檢測的50款沖洗式髮膜中,發現42款檢出香料致敏物質,其中逾半檢出3至9種物質,4款更檢出歐盟禁用物質。測試又發現,5款樣本檢出的環境污染物環矽氧烷化合物D5含量,超出歐盟相關規定上限;另外,5款樣本檢出致敏性較高的防腐劑CMIT及/或MIT,有一款的防腐劑濃度更超出內地和歐盟相關規定上限一倍。消委會提醒消費者,選購護髮產品時應細閱標籤成分,並注意使用的頻密程度和時間,以減低致敏風險。
消委會表示,是次檢測的50款沖洗式髮膜樣本,是較常見或屬較受歡迎型號,每支/罐的售價由約$14至$680。至於在檢測中總評取得5分的13款樣本,售價則由$64至$680不等。在5款檢出可致敏防腐劑MIT和CMIT中,一款超標1.1倍,但其成分列表並沒有標示相關防腐劑成分。
檢測50款熱賣型號
至於4款樣本檢出歐盟禁用香料致敏物質中,一款檢出高致敏性的致敏物「新羚蘭醛」(HICC),檢出量為0.009%,惟現時本港法例未有禁用以上香料物質。另外,過半樣本檢出3至9種香料致敏物質,例如苯甲醇。
消委會提醒,儘管部分物質的致敏性不算高,但在接觸空氣後,經過氧化會形成致敏性較高的物質,故需注意相關的罐裝產品,經常打開或增加產品氧化的機會,要不時留意頭部皮膚會否出現痕癢、脫皮等過敏反應。
消委會促請產品供應商跟從海外最新,包括環境保護相關的規定,避免使用損害環境的成分。消費者選購和使用沖洗式髮膜時,建議按個人頭髮的性質、狀態,和使用習慣選擇適合的髮膜產品。至於某些樣本或標示「配方不含SLS和SLES」或「無添加SLES及SLS起泡劑」,雖可提供起泡和清潔功效,相關聲稱對以潤髮功能為主的產品實際意義或不大。消委會另敦促生產商提升標籤資料的透明度,包括清楚列出所有防腐劑、香料,或可致過敏成分,讓消費者知所選擇。
澳寶考慮改善配方
屬檢測樣本之一的「澳寶」含新鈴蘭醛、部分香料及「第一類香料致敏物質」。澳寶生產商指,檢測的樣本為去年5月生產的批次,該公司自同年7月起已經改用不含新鈴蘭醛的配方,亦相信現時供應市面的批次均為新配方產品;該公司另指,環矽氧烷化合物D4和D5在產品配方中作為潤滑和反光劑,按配方中的用量而言,認為符合美國化妝品原料評價委員會所指的安全使用範圍。現時內地亦未有就相關環矽氧烷化合物設使用上限或禁用規定。然而,該公司強調會積極考慮參考歐盟相關規定改善配方。
人人做記者
爆料方法 :
爆料熱線:
(852) 3600 3600
傳 真:
(852) 3600 8800
SMS:
(852) 6500 6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