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港聞

龍七公:緩減公私失衡 重用專業人才

雖然疫情稍為緩和,但不少市民及企業仍面對失業和收入大減困境,政府亦因推出連串抗疫及紓困措施而面對財赤。因此,對於政府近日建議調升問責官員薪酬,以及向立法會申請開設多個首長級職位,雖然每項建議背後都有其道理,但難免仍引起不少市民和議員不滿。
在公務員編制膨脹、官員薪酬水漲船高之際,本港多個行業的私營企業,包括筆者代表的建測規園境業界,卻出現了日益嚴重的收入下降和人才流失問題。當中部分人是因個人理由而離職、轉行或離開香港,但亦有不少與發展相關的專業人士是被政府「高薪挖角」,令公私營人手失衡情況加劇。
香港的公私營人手失衡問題,原因之一是政府及公營部門的招標採購制度偏重「價低者得」。受到近年立法會拉布、黑暴、疫情及經濟不景影響,不少投標者為求有項目開工「吊鹽水」,對政府工程及顧問服務進行「割喉式入標」,導致部分中標價不合理、不尋常地低,只佔原來核准預算的五至六成。
有關情況表面上為庫房節省不少公帑,但往往導致工程延誤、爛尾、出現安全同質量問題、工人被拖糧、走數的風險增加,並容易引發中標價之外的索償和追加開支,最終令「低標價」變成「高標價」,甚至超支。只要翻閱歷年的審計報告,便可發現不少類似的「因平得貴」例子。
專業顧問服務標價不合理地低,中標者可能「將貨就價」,委派數量不足、或資歷與經驗較淺的專業人員負責有關項目工作,影響工程建築設計及監督管理質素,增加將來需要中途修改設計,以及出現延誤、超支與質量問題的機會。顧問公司「將人就價」,導致業界普遍出現工時過長,收入與工作量不成正比等問題,部分年輕業界因而轉行或轉投政府職位,令私營業界人才流失嚴重,危害整個行業生態與專業發展。
政府方面,鑑於近年有不少項目出了問題,相關部門傾向不斷增加人手以加強監管,導致公務員編制膨脹,「監管嘅人多、做嘢嘅人少」。同樣為了加強監管,政府不斷增加審批程序及指引,在招標文件和合約條款「加辣」,業界要虛耗更多時間同人手,來應對一些不合理的要求和不必要的行政文書工作,難以專注真正的專業設計及項目管理工作。最終導致工時變得更長,專業發揮空間收窄,形成惡性循環。
改革招標採購制度
要扭轉失衡趨勢,政府應改革招標採購制度,杜絕「割喉式入標」,給予私營企業及專業人士合理費用。政府應精簡審批程序,拆牆鬆綁,信任及重用專業人士。政府亦應廢除一些不合理、不對等和不合時宜的合約條款,減少行政及文書工作,讓專業得以發揮。要提升香港競爭力,我們必須有足夠質素的本地人才和企業,尤其是中小企,讓他們有機會逐步成長,做大做強,作出貢獻。
第一手消息請下載on.cc東網 iPhone/ iPad/ Android/
人人做記者
爆料方法 :
爆料熱線:
(852) 3600 3600
傳 真:
(852) 3600 8800
SMS:
(852) 6500 6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