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港聞

龍七公:告別幸福煩惱 投資共同富裕

如果用一個詞語來形容香港經濟,大家的答案可能是:「富裕」、「發達」,或是「繁榮」。的確,2021年香港的人均GDP超過4.9萬美元,較2020年增加超過3,000美元,在疫情下更是難得。但再用另一個詞語來形容香港人的心理,答案則可能是「壓抑」、「憂愁」、「緊張」。的確,根據聯合國發布的2022年全球幸福指數排行榜,香港地區僅排第81位。愈富裕的地方,人們愈不需要憂柴憂米,生活質素愈高,理應愈容易感到幸福。那麼香港人「幸福的煩惱」的根源又在哪裏呢?
分配不均是根本問題
正所謂「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築」;撇除政治所帶來的不同期望,筆者認為歸根究柢還是分配問題。第一是貧富懸殊,疫情下基層無法分享經濟發展成果:據統計處最新數字,仍有14,300名僱員的時薪凍結在最低工資水平已經有4年。第二,是政府理財保守、短視:因為賣地等非經常收入並不穩定,為了避免出現高額赤字,政府便傾向推出一次性紓困措施,而不是大刀闊斧地促進社會變革。
但事實上,特區政府並不是不懂得投資。截至去年底,外匯基金總資產超過4.5萬億元,累計盈餘7,800餘億;去年的投資收益有1,705億元,回報率3.6%,當中「長期增長組合」自2009年起更錄得平均每年15.3%的增長。未來基金方面,2020至2021年度結餘2,245億元,投資回報達371億元,更已向庫房回撥250億元,有助緩解疫情下政府的財政壓力。
外匯基金雖然有一部分用作外匯儲備、捍衞聯繫匯率,筆者同意這部分必須審慎;但外匯基金仍有相當的一部分是用作投資。筆者不禁要問兩個問題:首先,未來基金有回撥機制,為甚麼規模更龐大的外匯基金反而沒有?其次,較高回報的長期增長組合,為甚麼市值上限只能限制為外匯基金累計盈餘的三分之一,是不是過分保守?這心態是不是也導致特區政府不知道怎樣投資發展其他方面?
當然,在疫情的陰霾和美國金融戰的威脅下,特區政府留足彈藥無可厚非。但展望將來,除了節流之外,更需要從開源着手。筆者有三項建議:第一,探討稅制改革,向高利潤大企業加徵一個百分點利得稅,並引入資本增值稅、物業空置稅等,以體現能者多付、垂直公平原則;利用額外稅收作精準脫貧,做到共同富裕。第二,特區政府的投資策略應更具彈性。除了調升外匯基金高回報組合的比例外,未來基金旗下的「香港增長組合」也應在現有320億元的基礎上額外注資,以拓闊大灣區內創科產業的投資空間。第三,上述基金亦應該像政府債券和盈富基金一樣,開放給市民認購,特別是容許在強積金認購和年金中滾存,在長線財富增值中實現還富於民。
要告別「窮得只剩下錢」的「幸福煩惱」,新一屆特區政府實在應該積極投資未來,並將成果與民共享,讓市民在廣闊的前途中重拾幸福感和獲得感。
第一手消息請下載on.cc東網 iPhone/ iPad/ Android/
人人做記者
爆料方法 :
爆料熱線:
(852) 3600 3600
傳 真:
(852) 3600 8800
SMS:
(852) 6500 6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