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港聞

仗義執言:智慧城市帶動經濟轉型

李家超在政綱中談及發展創科中心以帶動經濟轉型,又着重提及加快推進智慧城市以提升市民生活素質,筆者對此表示認同,智慧城市的發展不但便民利民,還將帶動科研項目的落地,科研成果商品化對經濟提升不可小覷,同時創科領域的擴大亦會產生更多就業機會。
發展創科是國策,潛力無限。筆者2007年首次與IT業界請願,要求成立科技局,政府終在2015年成立創新及科技局。筆者再創辦「智慧城市聯盟」,政府兩次推出《香港智慧城市藍圖》都採納了聯盟專家們的大量建議。期望新一屆政府加大力度發展「智慧政府」提升行政效率,提供更便捷服務;以「智慧出行」紓緩交通擠塞問題;善用「綠色科技」改善環境;以「智慧醫療」提升醫療服務質素;透過樂齡科技推動「智慧安老」等。
筆者去年獲政府委任為香港科技園董事,積極參與推動創新工業、生命科技等發展。未來亦會推動科技產業化、生命科技、綠色及可持續科技的發展。智慧城市的建設需法規、政策、人才配合,落實智慧政府更需要智慧型的官員及團隊,應提高官員的科技素養及優先取錄具有創科經驗的專才加入政府團隊,並在公務員學院加強智慧城市及相關科技的培訓。
筆者多年來一直推動STEAM教育,倡議把編程及人工智能列為中小學必修課程,以裝備學生應對社會及全球因急速的經濟、科學及科技發展帶來的挑戰,培養新生代創科人才。
愈來愈多港人北上工作和定居,香港和大灣區智慧城市的建設合作應更密切,例如銀行戶口、兩地車牌、電子病歷實現互通。期望新一屆政府能配合國家十四五規劃發展大灣區智慧城市群,推動深度合作。
第一手消息請下載on.cc東網 iPhone/ iPad/ Android/
人人做記者
爆料方法 :
爆料熱線:
(852) 3600 3600
傳 真:
(852) 3600 8800
SMS:
(852) 6500 6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