強詞有理:騎虎難下
美國通脹率持續處於40年高位,而今年第一季GDP卻意外收縮1.4%,情況委實不妙,怎麼辦?有華府官員放風稱支持降低關稅以對抗通脹,有智庫更發表報告指出,如果取消對華一系列關稅,可以降低通脹率1.3%。對此,美國貿易代表戴琪故弄玄虛,聲稱將考慮一切工具抗擊通脹,包括降低對華關稅,惟強調並非唯一選項,任何政策轉變都需要牢記中期目標云云,說了等於沒說。
眾所周知,前朝特朗普政府一手挑起的貿易戰,正是典型的損人不利己,美國受到的傷害比中國更大。拜登政府並非不知道,只是礙於面子和政治原因而遲遲不肯改變。但形勢比人強,面對40年來最嚴重的通脹以及迫在眉睫的滯脹危機,美國已沒有其他更好選擇,取消對華關稅是遲早都要面對的課題,而且宜早不宜遲。
美國一直以為徵收關稅就可以懲罰中國,並減少對華商品的依賴,直至完全脫鈎。戴琪近日還在強調,因為徵收關稅,有些美國公司已將製造和營運基地從中國遷往其他國家。這分明是自欺欺人,貿易戰打了這麼多年,中國對美出口有增無減,貿易順差更是屢創新高,證明美國根本無法擺脫對中國商品的依賴。原因很簡單,中國不僅擁有完整的產業鏈,而且具有明顯的競爭優勢,任何國家都無法相提並論。
最近中國國內疫情反覆,部分地區經濟活動受到影響,西方媒體又借題發揮,除了抹黑中國堅持動態清零的防疫政策,更聲稱疫情嚴重衝擊中國的全球供應鏈地位,東南亞國家將會取而代之。兩年前中國爆發新冠疫情之初,西方媒體也是充斥唱衰聲音,今次不過是老調重彈而已。實際上,東南亞國家無論是市場規模,還是經濟體量,或是出口總量,都遠遠比不上中國,甚至可以說根本不在同一等級。以越南為例,雖然這些年吸引了不少外資設廠,但由於基建等先天不足,始終成不了大氣候,去年出口總額只有中國的十分之一,何年何月才能取而代之?
說穿了,美國從高調發動貿易戰到現在騎虎難下,皆因高估自己,低估中國。美國本身產業空洞化,製造業存在嚴重短板,在外又找不到其他供應來源,除了繼續依賴中國,還有甚麼選擇?從曾經的全球第一貿易大國,淪落到今天的第3位,美國再不改變霸權心態,只能加速衰落。
人人做記者
爆料方法 :
爆料熱線:
(852) 3600 3600
傳 真:
(852) 3600 8800
SMS:
(852) 6500 6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