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港聞

故宮館 恒溫殺蟲保存文物 修復師:絕不容有失

梁嘉放(左)指,故宮採用恒溫模式保存文物,圖右為呂智超。 梁嘉放(左)指,故宮採用恒溫模式保存文物,圖右為呂智超。
梁嘉放(左)指,故宮採用恒溫模式保存文物,圖右為呂智超。
訂購羅浮宮展櫃 紅外線攝影檢測
草枯了,來年繼續發芽。花落了,夏季會再盛放。但文物如同人的生命一樣脆弱,不會再生,亦無法重來。面對香港潮濕悶熱、蚊蟲孳生的環境,如何修復及存放宮廷珍寶,讓參觀者理解中華民族源遠流長的甜酸苦辣,成為文物修復師的最大挑戰,「修復文物機會僅此一次,絕對不容有失」,為此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訂購了法國羅浮宮的恒溫展櫃存放文物,亦會用紅外線攝影來檢測老化畫卷。
草枯了,來年繼續發芽。花落了,夏季會再盛放。但文物如同人的生命一樣脆弱,不會再生,亦無法重來。面對香港潮濕悶熱、蚊蟲孳生的環境,如何修復及存放宮廷珍寶,讓參觀者理解中華民族源遠流長的甜酸苦辣,成為文物修復師的最大挑戰,「修復文物機會僅此一次,絕對不容有失」,為此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訂購了法國羅浮宮的恒溫展櫃存放文物,亦會用紅外線攝影來檢測老化畫卷。
各類文物有其適合的溫濕度,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藏品修復主任梁嘉放表示,由於香港濕度較北京高,加上蟲害頻生,故西九故宮將採用恒溫模式保存文物,日常需確保館內每日的溫度及濕度等波動在可接受的範圍內,同時需杜絕害蟲繁殖,做好源頭管理。
修復前預設多個方案
五顏六色的背後,亦隱藏危機。梁續說,中國出土的彩繪看似狀況良好,內部實為非常脆弱,需要加固新材料進行修復,但文物修復只有一次機會,修復前不但要經過無數的考慮及測試,一步一腳印,需反覆思量,預先設想多個策略及方案,確保萬無一失。
另一位藏品修復主任呂智超直言,採購工程為首要任務,目前正與北京故宮商討設立工作室的最佳方案,首要任務為安全擺放文物。溫度正是必不可失的條件,他指特地訂造法國羅浮宮正應用、國際知名的展櫃,並採用嚴謹的溫度控制,維持在攝氏20度,正負二度,務求以最佳狀態保存文物。
呂又稱,已從各地採購各種工具,包括從揚州訂造的手工桌子,顯微鏡等必備用具,同時會利用科技,包括利用紅外線攝影及科學工具檢測老化的畫卷,以作日後研究之用。
需膽大心細專注力高
作為宮廷珍寶的「醫生」,看似簡單,實則艱巨無比,承擔的壓力更不可言喻。呂表示,膽大心細以及高度專注力為修復師先決條件,惟他自覺文化遺產傳承的重大意義,並引以為傲,盼能將背後文化傳承子孫。
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將於7月開幕。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將於7月開幕。
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將於7月開幕。
第一手消息請下載on.cc東網 iPhone/ iPad/ Android/
人人做記者
爆料方法 :
爆料熱線:
(852) 3600 3600
傳 真:
(852) 3600 8800
SMS:
(852) 6500 6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