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港聞

結節性硬化症 倡一站式治療

阮佩玲(左)的女兒瑤瑤(右)今年24歲,患有TSC。(袁志豪攝) 阮佩玲(左)的女兒瑤瑤(右)今年24歲,患有TSC。(袁志豪攝)
阮佩玲(左)的女兒瑤瑤(右)今年24歲,患有TSC。(袁志豪攝)
需多個專科覆診 折騰病人照顧者身心
結節性硬化症(TSC)是罕見病,全港僅有數百宗個案。該病令患者及照顧者身心煎熬,有病人一個月內需到10多個專科覆診,令照顧者難以上班。香港結節性硬化症協會建議港府倣效內地、台灣甚至歐美國家,成立跨專科綜合治療,讓患者集中在同一地方求診,善用資源。
TSC是罕見基因突變的遺傳病,患者通常在嬰兒時期發病,體內細胞增生失控,不同部位長出大量腫瘤,包括心臟、腎臟及皮膚等,影響器官功能。香港結節性硬化症協會主席阮佩玲表示,大部分病人於年幼時,腦部出現腫瘤,並會不停抽筋。其中一宗嚴重個案的患者是10多歲的全癱女生,不能說話及自行進食。她指,假如沒有適當藥物及早抑制,小朋友不停抽筋,或影響智力令其需要就讀特殊學校。
大量生瘤損器官功能
根據本地一項研究,本港TSC患者大多可存活至成年,生存到20歲及50歲的存活率,分別為98.6%及79.5%,平均存活至67.4歲,當中男女差別不大。但若患者不用藥,有可能在20多歲離世。根據醫管局數字,本港有近300名TSC患者。
為減輕病人的經濟負擔,協會早年已爭取治療用的mTOR抑制劑,由納入藥物名冊到專用藥物,令病人由原需每粒口服藥支付300元,減至每次覆診只支付15元。但阮指,外國早已有上述抑制藥,本港卻直至2014年才得悉該藥可用於TSC,認為本港對此病認識不足。
TSC病人治療方面,兒童患者主要集中去兒童醫院;惟成人患者恰恰相反,作為病人家屬的協會秘書黃寶儀苦笑稱,曾跟TSC女兒做「10科狀元」,高峰時需要頻撲於10多個專科覆診,例如肺科、腎科、婦科等,照顧者因而難以上班。
協會又形容,現時本港治療成年TSC病人只是「頭痛醫頭、腳痛醫腳」,比外國及內地有一站式TSC門診為落後,建議當局應做到「集中綜合治療」,讓患者不用在不同專科重複做驗血等步驟,也不用勞碌奔波見醫生;而跨專科綜合治療期間,專家團隊可集中作適當用藥及治療。記者莊得盈
TSC患者有機會長血管瘤(上)皮脂腺瘤(中)及白斑(下)。TSC患者有機會長血管瘤(上)皮脂腺瘤(中)及白斑(下)。
TSC患者有機會長血管瘤(上)皮脂腺瘤(中)及白斑(下)。
第一手消息請下載on.cc東網 iPhone/ iPad/ Android/
人人做記者
爆料方法 :
爆料熱線:
(852) 3600 3600
傳 真:
(852) 3600 8800
SMS:
(852) 6500 6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