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港聞

海關緝私 檢值1.6億 音響 電子 器材

貴價音響器材 貴價音響器材
貴價音響器材
內河船運送 今年最大宗
海關破獲今年最大宗海上走私案,檢1.6億元貨拘一女子!香港海關上月偵破一宗利用內河船,走私電子產品、音響及樂器部件返內地的案件,起出高達1.6億元私貨,涉及內地關稅及增值稅9,000萬元。海關經調查後,拘捕託運貨櫃的本地公司一名年近七旬女負責人,並將針對走私集團的犯罪趨勢,以情報主導及風險管理,加強打擊走私活動。
海關港口及海域科海域行動組指揮官黃智輝表示,相信不法分子利用內河船經常往返兩地水域的運作模式,以減低被海關人員截查的機會。海關經過資料分析,於4月21日晚派出區域巡邏船,在香港西面水域截獲一艘正前往廣東蓮花山港的內河船。當時船上有6男一女內地船員,報載55個貨櫃。關員在申報的貨櫃清單上留意到,有3個報稱載有40噸液晶玻璃面板及液晶顯示屏的貨櫃,根據報關文件懷疑寄貨人的公司及運作模式有異,並發現寄貨人公司背景非常可疑。因此,關員押送該艘內河船返回屯門內河碼頭,以便作進一步調查。
印「中國製造」 運往內地惹疑
其後,關員針對上述3個可疑的貨櫃利用X光儀器作掃描,發現貨品的密度有異,只有單一的液晶玻璃面板及液晶顯示屏,認為滲有走私貨品。關員揭開貨櫃檢查,更發現貨品竟然印有「MADE IN CHINA」(中國製造)的字樣,對於將中國製造的貨品送往內地覺得十分可疑,認為液晶玻璃面板及液晶顯示屏只用作掩飾,貨櫃內實際是未有申報的走私貨。
圖避稅9000萬 公司一人被捕
海關有組織罪案調查科特別調查第二組指揮官黃貞富稱,走私分子對貨品「精心安排」,企圖魚目混珠,特意只將液晶玻璃面板外露,誤導他人,但其餘以牛皮紙包住的貨物均是私貨。關員發現3個貨櫃都是由同一間本地公司安排運送,經調查後拘捕該公司一名69歲女負責人,不排除有更多人被捕。
海關有組織罪案調查科特別調查課監督鄭德喜指,今次檢獲的走私貨大部分是電腦部件,包括固態硬碟、記憶體及中央處理器,其中伺服器級別的零件,一顆價值可達兩萬元。單件價值最高的貨品,是一個附有鍍金唱臂的黑膠唱片機,約值30萬元,另有一條約值4,000元的大提琴弦線等高級樂器配件。海關估計,若該批貨成功走私,可逃避約9,000萬元內地關稅及增值稅。
海關強調執法行動絕不鬆懈,將繼續嚴厲打擊走私活動,積極運用風險管理及情報主導執法策略,適時展開針對性的反走私行動,全力遏止相關活動。
鍍金唱臂鍍金唱臂
鍍金唱臂
黃貞富(左起)、鄭德喜及黃智輝交代案件詳情。(張開裕攝)黃貞富(左起)、鄭德喜及黃智輝交代案件詳情。(張開裕攝)
黃貞富(左起)、鄭德喜及黃智輝交代案件詳情。(張開裕攝)
黑膠唱片機黑膠唱片機
黑膠唱片機
海關人員將被捕女子帶走扣查。(余宏基攝)海關人員將被捕女子帶走扣查。(余宏基攝)
海關人員將被捕女子帶走扣查。(余宏基攝)
檢獲的走私貨品。<br>(張開裕攝)檢獲的走私貨品。<br>(張開裕攝)
檢獲的走私貨品。
(張開裕攝)
第一手消息請下載on.cc東網 iPhone/ iPad/ Android/
人人做記者
爆料方法 :
爆料熱線:
(852) 3600 3600
傳 真:
(852) 3600 8800
SMS:
(852) 6500 6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