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港聞

筆下風雲:引入活水 盡快通關

香江米貴,居大不易。政府統計處公布今年3月份的消費物價指數,結果所有數字皆見上升。整體消費物價按年上升1.7%,亦較今年1月及2月合計的平均升幅1.4%為高。剔除所有政府一次性紓困措施的影響,俗稱基本通脹率的綜合消費物價指數在3月份的按年升幅亦為1.7%,高於今年1月及2月合計的平均升幅1.5%,主要由於基本食品價格升幅達7.6%所致。
香港百物騰貴早就不是新聞,未有疫情前,筆者一年多次飛日韓旅行,東京這個被譽為全球其中一個生活指數最高的大城市,同類物價也遠遠及不上香港;南韓更不用多說,即使是最高級的江南區,樓價也同香港無法相提並論。惟今時不同往日,現在的香港經濟不景,失業率持續高企,偏偏通脹節節上升,帶來的影響必然巨大,民怨隨時如火山大爆發,絕非危言聳聽。
試想想,基本食品價格勁升7.6%,而打工仔人工不僅毫無寸進,凍薪減薪以至失業大有人在,民生維艱自不待言。雖說這是受疫情拖累,但任何負責任的政府必須正視基層三餐不繼的問題。本報早前報道,有廿多歲的後生仔與長者爭吃二手飯,反映生活艱難無分年齡層。港府遲來的放寬社交距離措施,對經濟的刺激作用難在一時三刻顯現,加上部分行業如酒吧業、卡拉OK、麻雀館等依然備受歧視,復業無期,失業人數預料有增無減。
其實最有效的提振經濟方法,不是治標不治本的派發一萬元消費券,而是為各行各業引入活水,亦即是盡快與內地和國際通關,讓旅客自由出入境。新政府7月才上場,距今還有兩個多月,當鄰近國家已開放門戶,香港還在閉關鎖港,即使屆時中央送大禮,最怕許多商戶早就捱不住。
第一手消息請下載on.cc東網 iPhone/ iPad/ Android/
人人做記者
爆料方法 :
爆料熱線:
(852) 3600 3600
傳 真:
(852) 3600 8800
SMS:
(852) 6500 6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