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港聞

強詞有理:長貧難顧

俄烏開戰後,烏克蘭獲得美西方源源不絕的武器供應,但基輔當局顯然仍不滿足,除了要武器,還直接要錢。總統澤連斯基向世界銀行及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哭窮,指戰爭導致該國經濟損失高達5,500億美元,每月需要70億美元財政支援;總理什梅加爾則聲稱,國內生產總值可能因戰爭減少30%至50%,重建費用將達6,000億美元或更多。
基輔當局賣慘,無非想博同情,但一上來就獅子開大口,難道不怕適得其反?別看西方似乎出手大方,提供了大量武器支援,實際上大部分是即將報廢的過時軍火,不值多少錢,送給烏克蘭不過是順水人情。沒想到基輔當局除了要武器,還直接要錢,有幾個西方國家受得了?美國作為老大,當然要以身作則,日前宣布再對烏克蘭提供13億美元援助,其中8億是軍火,5億是經濟援助。饒是如此,也只是杯水車薪而已,根本無法填補烏克蘭巨大財政黑洞。
正所謂長貧難顧,烏克蘭一心盼望西方慷慨解囊,殊不知西方從來不是慈善家。尤其是美國,只負責破壞,不負責建設,阿富汗、伊拉克、敍利亞等等,無一不是滿目瘡痍,美軍拍拍屁股走人,何曾幫助重建?更何況,烏克蘭開出每月70億美元財政支援,以及6,000億美元重建費用的巨單,誰願意承擔?誰又承擔得起?
事實上,這場戰爭的輸家不止於烏克蘭,歐盟的日子也不好過。歐盟追隨美國對俄羅斯實施了5,300多項制裁,有人說是傷敵一千、自損八百,其實應掉過來說才對,傷敵八百、自損一千。目前歐洲不僅面對40年來最嚴重的通貨膨脹,而且面臨供應鏈中斷等種種危機,能源、糧食和市場都受到嚴重衝擊,歐元地位更是遭受重創。除此之外,歐盟一直念念不忘的戰略自主夢想也已徹底幻滅。毫不誇張地說,歐洲才是這場戰爭的最大輸家,他們自身難保,又怎可能對烏克蘭提供財政支援?
顯而易見,這場戰爭最大贏家就是美國,特別是軍工複合體。西方對烏克蘭提供愈多武器支援,美國軍火商愈是盆滿缽滿,難怪軍工巨頭股價愈升愈有。更諷刺的是,當歐洲不惜自傷自殘對俄實施能源制裁,美國一方面迅速搶佔歐洲市場份額,一方面大量進口俄平價能源,可謂兩邊通吃。對老美這種伎倆,難道歐盟至今還看不清?
第一手消息請下載on.cc東網 iPhone/ iPad/ Android/
人人做記者
爆料方法 :
爆料熱線:
(852) 3600 3600
傳 真:
(852) 3600 8800
SMS:
(852) 6500 6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