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港聞

筆下風雲:只知徵費 一事無成

港府搞環保向來葉公好龍,一味寓禁於徵,自己則毫無責任。例如膠袋徵費實施近13年,市民購物若要膠袋需付五角購買。可持續發展委員會主席林正財對此表示,收費太少令市民猶如「免疫」,加上徵費的豁免範圍過於廣泛,市民仍然使用很多膠袋,有必要縮窄豁免範圍,增加膠袋徵費。疫下經濟冰封,這些躲在象牙塔不知民間疾苦的「精英」,要求市民為膠袋付出更多,情況跟古人「何不食肉糜」無異。
五角膠袋費是否太平見仁見智,筆者所見,市民早已習慣自備購物袋,而基於衞生理由,購買生果、肉類、蔬菜、麵包等食物,只要沒有預先包裝,索取膠袋可以免費,這是合理做法,並不等於豁免範圍過於廣泛。再說,商戶收取膠袋費後不用上繳政府,直接落入商戶口袋,甚至商戶可自行決定膠袋費金額,與「取諸環保、用諸環保」風馬牛不相及,如今還想加膠袋費,徒肥了商家又加重市民負擔。
這些年,港府視徵費為環保唯一之途,膠袋要徵費,排污要徵費,建築廢料要徵費,甚至連購買電器電子產品也要徵費,簡直到了欲徵之費,何患無詞的地步。然而市民支出增加,卻不見本港垃圾減少,相反,因為回收配套天殘地缺,致令許多本來可以回收再造之物,統統變成垃圾送往堆填區。單是廚餘回收,當局一直光說不練,就連將家居垃圾分類也是十畫未有一撇。政府不帶頭做好表率,甚至連本分都未做好,卻一味打劫市民荷包,收了錢便沒有下文,用如此方法推行環保,能成功者幾稀矣。
相比台灣、南韓,香港在環保方面仍然十分落後,何況弱勢政府百事哀,連起個焚化爐也阻力重重,疫下又多了口罩等防疫廢物,一旦堆填區滿瀉,垃圾該當如何處理?
第一手消息請下載on.cc東網 iPhone/ iPad/ Android/
人人做記者
爆料方法 :
爆料熱線:
(852) 3600 3600
傳 真:
(852) 3600 8800
SMS:
(852) 6500 6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