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港聞

坦言集:美國的陷阱

昨天我提出俄美在烏克蘭之戰,若失控,有可能引發動用核武的世界大戰。這或許有些聳人聽聞,卻未必絕對不可能。美蘇冷戰時期為防止核戰簽了不少協議,互相制約,擔心的是對方失控,觸發核戰的災禍。而美國亦從來沒有放棄用核彈來威嚇,以至打擊別國。
二次大戰時,美國用原子彈炸日本廣島、長崎,不是為了扭轉戰場上的劣勢,而是要試驗核彈的威力,不惜把日本幾十萬無辜平民的性命作犧牲,也應有鎮嚇蘇聯的目的。用核彈炸日本平民,而不是德國平民,可能原因是幫助美國研發核彈的是來自德國的科學家,他們捨不了德國。韓戰時,美軍統帥麥克阿瑟揚言要跨越鴨綠江入侵中國,要用核彈炸中國的大城市來達到最大的勝利。若不是杜魯門怕蘇聯參戰,也懼蘇聯的核武能力,可能第三次大戰便在當時以核戰開始。
在二次大戰、韓戰、越戰,美國從來都用化學武器,肆無忌憚。從美國歷史來看,都是為勝利不擇手段,也因在韓戰之前,戰無不勝,更加強它在戰爭中毫無顧忌的氣燄。從近年主張的「連帶損傷」(Collateral damage)不惜傷害平民,全無內疚。混合戰爭,把整個社會各個方面都捲入戰爭內,可見美國的霸權主義與沒人性的戰爭機器已分不開。或許美國不敢公開主張用戰術核武器,可在歐洲各地,亞洲的日韓,美國都長期部署戰術核武器。即使中國改革開放與美國和好,蘇聯崩潰,普京一度要求加入歐盟和北約,美國都沒有放棄在中俄周邊廣設軍事基地,化武實驗室,仍然增加戰術核武器的設置。這應該不是以防萬一,而是處處用核武來威嚇中俄。
美國與中俄反面,是霸權衰落而希冀用打擊中俄來保霸權和由此而來的種種利益。它對中俄的咄咄逼人不是權宜之策,而是秉承立國以來的一貫作法。中俄不屈服,不分裂瓦解,美國是不會停止打擊的。對日本歐盟,也要不惜一切地打壓。美國白人至上的種族主義,連俄羅斯及斯拉夫民族也要趕盡殺絕,非他種類的中國和其他亞洲民族,它又怎會善待呢?
美國衰弱但還未致要以核武來扭轉敗局。無論伊拉克、烏克蘭,它是製造藉口來動武。伊拉克容易瓦解。俄羅斯強悍,普京是押上國運,所以俄羅斯已多次威脅動用戰術核武器。結果不一定是擦搶走火,而是美國布下的陷阱。
第一手消息請下載on.cc東網 iPhone/ iPad/ Android/
人人做記者
爆料方法 :
爆料熱線:
(852) 3600 3600
傳 真:
(852) 3600 8800
SMS:
(852) 6500 6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