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港聞

東方與你抗疫:調查:生活紊亂 經濟受壓易誘發 抗疫疲憊 港人焦慮抑鬱加劇

【本報訊】新冠疫情纏港逾兩年,港人抗疫路上難免疲憊。有研究指,日常生活節奏紊亂是造成心理困擾的重要因素,並與焦慮和抑鬱息息相關。單親家庭的家長疫下飽受經濟壓力、長者生活上較孤獨,會增加焦慮及抑鬱的發病率。另外,社交隔離措施亦對兒童心理健康造成影響。港大臨床心理學者遂建議,市民應建立互助社交關係、加強家庭凝聚力,並安排執行事務的次序,以促進心理健康。
香港大學、香港教育大學和其他合作夥伴,在過去兩年進行調查研究,探討疫情對人們的身心健康和社會關係造成的負面影響。團隊於兩個疫情發展時期進行問卷調查,分別是疫情較輕微,以及較嚴重的期間,政府實施不同程度的公共衞生干預措施,兩次調查共有6,029名15歲以上香港居民參與。結果顯示,焦慮症狀的可能發病率分別為14.9%和14%;抑鬱症狀的可能發病率分別為19.6%和15.3%。
活得自在 避免與他人比較
過去的研究亦發現,孤獨是抑鬱的重要誘發因素。研究人員還發現「反芻式思考」,即個人無法控制不斷反覆沉溺,於消極的思想中導致抑鬱的因素,不僅在感到孤獨時會加劇,且與65歲以上者的抑鬱徵狀有更密切關係。另外,2020年的研究顯示,疫下兒童較大風險出現與壓力相關,包括情緒和行為的問題。為促進大眾的心理健康及整體幸福感,團隊提出數項建議,包括建立積極的心態、避免將自己的成就與他人比較、避免過度使用電子產品並保持良好的睡眠等。
第一手消息請下載on.cc東網 iPhone/ iPad/ Android/
人人做記者
爆料方法 :
爆料熱線:
(852) 3600 3600
傳 真:
(852) 3600 8800
SMS:
(852) 6500 6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