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港聞

「海味街」澤國重災 建蓄洪池始紓緩

俗稱「海味街」的上環永樂街,過去一直受水浸問題困擾。 俗稱「海味街」的上環永樂街,過去一直受水浸問題困擾。
俗稱「海味街」的上環永樂街,過去一直受水浸問題困擾。
【本報訊】本港多區臨海而建,渠務署「水浸黑點」系統自1994年建立至今,已有127個黑點被除名。其中,俗稱「海味街」的上環永樂街一帶,以往是重災區之一,曾錄得深度達700毫米的水浸,居民及商戶一直被水浸問題困擾多年,直至近年當局興建地下蓄洪池才解決問題。本港現時有4個地下蓄洪池,渠務署目前正規劃6個地下蓄洪池計劃。
收集雨水 直泵出維港
上環作為香港最早的聚居地之一,區內排水渠道的設計早已過時。單是2001年至2006年期間,區內的低窪地區已發生3次嚴重水浸,嚴重影響到上環「海味街」一帶店舖及當區居民,直至渠務署耗資約二億元,於2009年建造上環雨水泵房後,情況才好轉。
上環雨水泵房工程,包括興建一個9,000立方米的地下蓄洪池,其容量等於約4個標準游泳池,所收集的雨水能直接泵出維多利亞港;而同期完成的皇后大道中的截水管道,則能在暴雨期間截取近30%由上環中半山收集到的地面徑流,大大減輕上環低漥地區排水系統的負荷。
除了上環,本港現時另有3個地下蓄洪池,分別位於大坑東、跑馬地及秀茂坪安秀道。至於渠務署6個擬議的雨水排放系統改善工程項目,除了尖沙咀漆咸道南工程,觀塘秀雅道蓄洪計劃亦預計於今年內展開、2028年完成。其餘4個項目,3個位於元朗,一個位於港島南,當局目前未披露落成時間等具體資料。
第一手消息請下載on.cc東網 iPhone/ iPad/ Android/
人人做記者
爆料方法 :
爆料熱線:
(852) 3600 3600
傳 真:
(852) 3600 8800
SMS:
(852) 6500 6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