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港聞

市民急政府唔急 水浸到2027

尖沙咀介乎加連威老道和柯士甸路之間的一段漆咸道南,多年來一直是水浸黑點。 尖沙咀介乎加連威老道和柯士甸路之間的一段漆咸道南,多年來一直是水浸黑點。
尖沙咀介乎加連威老道和柯士甸路之間的一段漆咸道南,多年來一直是水浸黑點。
尖沙咀防洪工程未得
夏天雨季來臨,全港4個水浸黑點又再面臨水浸危機!其中,黑點之一的尖沙咀漆咸道南,因位處低窪、雨水排放系統排洪能力不足,已受水浸問題困擾至少27年。為改善情況,渠務署擬申請撥款逾10億元,目標今年第3季展開改善工程,包括於市政局百週年紀念花園興建地下蓄洪池和雨水泵房等。然而,工程最快2027年竣工,意味着未來5年翻風落雨時,路人、車輛仍要涉水而行,有議員批評政府手腳慢,促加快進度。
尖沙咀介乎加連威老道和柯士甸路之間的一段漆咸道南,早在1995年已被列為水浸黑點。渠務署早於2009年起曾多次進行改善措施,包括2015年9月及2018年2月,分別加建特別沙井及道路集水溝,惟水浸問題仍未完全解決。
管道排洪力不足 水浸事故不絕
發展局局長黃偉綸昨於網誌分享,該址位處低窪,且鄰近海邊,排水口較易受潮汐漲退影響,加上區內部分雨水管道排洪能力不足,以致過往曾出現較大型的水浸事故。為長遠減低區內水浸風險及應對氣候變化挑戰,渠務署計劃展開新一輪雨水排放系統改善工程,包括於市政局百週年紀念花園興建地下蓄洪池和雨水泵房,並建造新的雨水渠等。
黃偉綸表示,當局將向立法會申請撥款,預計工程下季展開,預計2027年完成。他又指,工程已考慮氣候變化影響,認為能有效改善區內現有排洪能力及緩減水浸風險,期望漆咸道南最終在水浸黑點名單中除名。
渠務署工程管理部高級工程師郭志權稱,擬建的地下蓄洪池共兩層,底層用作蓄洪用途,接近地面的一層則擺放機電設施,有關設計能減少佔用地面空間,做到地盡其用。
議員憂工程受雨季影響再押後
同時,運作上亦採用智能設計,如水位感應器可有效監察及控制蓄洪池及雨水泵房的運作、提升成本效益;工程另將積極採用綠化外觀設計及環保建築物料,並會設置水資源回收系統收集雨水,加以處理後用作灌溉等用途,促進可持續發展。
至於考慮到周邊商業活動頻繁,工程大部分管道採用無坑挖掘,並盡量避免在交通繁忙時段進行路面工程,以減低對交通的影響。政府部門將仔細規劃臨時交通管理措施,並於工程前進行試驗,以及在可行情況下,盡量縮短時間及範圍。
對於尖沙咀漆咸道南水浸問題仍至少維持5年,議員郭偉强指,「政府肯做(工程)當然好」,惟工務工程頻頻延誤、滯後,尤其是排洪工程進度受雨季影響,若施工勘探再遇阻礙,擔憂會拖長竣工時間。他又指,除了水浸黑點,本港不少地方仍面臨水浸危機,如杏花邨等,促盡快完成相關防波工程。
翻查資料,渠務署上一次剔除水浸黑點已是兩年前,該址位於大埔汀角路。本港其餘3個水浸黑點分別是元朗新田石湖圍、大埔林村谷盆地及港島南區薄扶林村。
雨季將至,各區再一次面臨暴雨的考驗。雨季將至,各區再一次面臨暴雨的考驗。
雨季將至,各區再一次面臨暴雨的考驗。
暴雨下路面變成澤國。暴雨下路面變成澤國。
暴雨下路面變成澤國。
本港現有4個水浸黑點名單本港現有4個水浸黑點名單
本港現有4個水浸黑點名單
郭志權表示署方計劃於尖沙咀市政局百週年紀念花園,興建地下蓄洪池。郭志權表示署方計劃於尖沙咀市政局百週年紀念花園,興建地下蓄洪池。
郭志權表示署方計劃於尖沙咀市政局百週年紀念花園,興建地下蓄洪池。
商場堆沙包防止洪水入侵。商場堆沙包防止洪水入侵。
商場堆沙包防止洪水入侵。
第一手消息請下載on.cc東網 iPhone/ iPad/ Android/
人人做記者
爆料方法 :
爆料熱線:
(852) 3600 3600
傳 真:
(852) 3600 8800
SMS:
(852) 6500 6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