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港聞

龍吟虎嘯:除殖民地影響保國安

2015年7月1日,全國人大常委會作出決議,定出每年4月15日是「全民國家安全教育日」。這個決議,當時並未引起香江府衙的重視,媒體更是鮮有宣傳。今年的4月15日,「全民國家安全教育日」在香港連續第二年舉行,這是因為2020年中《港區國安法》實施。不難想像,如果沒有《港區國安法》,沒有平息反修例暴亂,「國家安全教育日」的活動,在香港不知會拖到甚麼時候。
由這件事可見,回歸以來的「港人治港」距「愛國者治港」的要求相差多遠。長期以來,所謂「港人治港」,就是港英餘孽治港,這是不爭的事實。「港人治港」沒有「國家意識」、「國安意識」,而且牴觸甚至抗拒「愛國教育」,一個重要原因,就是回歸後香港還是沉浸在英國殖民主義文化的影響中,從經濟基礎到上層建築、從官方到民間,都是如此。殖民主義不除,反中亂港勢盛,愛國愛港難興。
為此,《東方日報》最先大聲疾呼,而且具體指陳,例如香港紀律部隊廢除英式步操,採用中式步操,就是經過《東方日報》倡議多時撥亂反正。如今,在「國安教育日」,香港海關、入境處、懲教署、消防處、政府飛行服務隊及警務處等6大紀律部隊,透過旗下或合作的青少年制服團體,向年輕一代灌輸正確的國安教育訊息,讓他們更會學習中式步操,充分體現國家情懷。這樣的成果,是《東方日報》2020年7月起提倡要撥亂反正,紀律部隊改行中式步操,避免讓人有港府縱容公務員有戀殖心態的觀感,經多次倡議才取得的。
然而,去除殖民地影響仍然道遠,頑抗力量仍很強大,回歸後,香江體制內最大、最頑固、殖民地色彩最濃烈的堡壘是司法領域,法官戴假髮穿袍的殖民地色彩,比紀律部隊英式步操更扎眼,更不像話,更亂了體統,更能為殖民地影響起保護作用。按理說,法官除假髮比警隊換步操要省事得多,為何就這麼難?
第一手消息請下載on.cc東網 iPhone/ iPad/ Android/
人人做記者
爆料方法 :
爆料熱線:
(852) 3600 3600
傳 真:
(852) 3600 8800
SMS:
(852) 6500 6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