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港聞

本年度料再嘥逾12億公帑養假難民

假難民滯港,多年來耗用幾十億元公帑,更不時在港犯案。 假難民滯港,多年來耗用幾十億元公帑,更不時在港犯案。
假難民滯港,多年來耗用幾十億元公帑,更不時在港犯案。
【本報訊】假難民繼續禍港殃民,耗用公帑養懶人。立法會特別財委會就保安局提出的預算開支申請昨日召開視像會議,其中涉及假難民的開支,局方預算2022/23年度將需要耗資12.62億元,較2020/21年度相關修訂預算的10.79億元,增加逾1.83億元,增幅近17%;而在「公費法律支援」項目,由上年度的1.33億元,增至1.82億元,增幅約37%。
議員倡方艙改建禁閉營
議員質疑港府多年來在假難民身上花費幾十億元,但他們卻在港犯下不少罪案,擔心日後開支繼續上升,有建議設禁閉營,並盡快遣返他們返國,保安局回應正研究縮短假難民上訴時間,加快遣返,以及加建禁閉設施。
議員陳克勤表示,港府用在假難民身上的公帑每年上升,議會做了很多制度上工作,包括阻止假難民流入及司法工作,但質疑港府仍要花費巨額公帑;另一議員李梓敬亦質疑去年的免遣返聲請者數字急升,去年有逾2,500宗,較前年的千多宗激增,又指假難民在港不時涉案,當中亦涉及風化案,他建議可將多出的方艙醫院改建為禁閉營,切斷假難民來港的誘因。
保安局回覆指,預算開支55%是用於「人道援助」項目,新一年度預算需6.98億元,較去年度5.83億元,增加約20%;而「公費法律支援」項目,由上年度的1.33億元,增至1.82億元,增幅約37%。局方解釋,去年免遣返聲請者人數上升,原因與去年恢復經濟活動及與外傭「跳工」有關,在入境處打擊下,刺激外傭「舉手」作免遣返聲請者。
針對假難民濫用上訴機制,局方指現時原訴庭上訴駁回後,聲請者可以去終院作出上訴許可,局方正與律政司研究,當個案去到原訴庭完結後,即執行遣返。對於設立禁閉式管理,局方指現時已有青山灣及大潭峽兩個地方,提供400個位禁閉高風險的假難民,現正研究多一個提供200個位的禁閉地方。
第一手消息請下載on.cc東網 iPhone/ iPad/ Android/
人人做記者
爆料方法 :
爆料熱線:
(852) 3600 3600
傳 真:
(852) 3600 8800
SMS:
(852) 6500 6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