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港聞

中式步操去除殖民地色彩 政府部門職銜需清晰統一

有建議指本港司法人員應「除假髮」。 有建議指本港司法人員應「除假髮」。
有建議指本港司法人員應「除假髮」。
【本報訊】香港回歸近25年,改革從來都是不停步,港府應就市民大眾關注的各樣大小事項進行改革,洗走殖民色彩,包括司法去殖除假髮、統一政府部門名稱的用字,例如「署」及「處」字,提升管政及行政效率,為市民建設一個更美好、更有歸屬感的家園。
中式步操近年備受重視,紀律部律亦相繼轉用,並在結業會操等重要場合表演,實為可喜之事,此改變亦得到市民的讚譽。而灣仔金紫荊廣場的升旗儀式,日前終改成中式升旗禮,為香港帶來一番新氣象。港府更應該乘勢追擊,從其他範疇入手改革去殖,例如目前紀律部隊制服的原型都來自殖民地時期,倘「換操又換服」,制服改為中式,想必能增加人員的身份認同感。
法官應脫假髮除袍
司法方面,假髮在英國和大部分英聯邦國家是法庭服飾之一,假髮配上黑袍是英國司法系統的象徵,回歸後,裁判法院的裁判官、終審法院法官毋須戴假髮,但區域法院法官、高等法院法官等仍要戴假髮。倘港府安排法官脫髮除袍,服飾與內地法院「睇齊」,兩地定必會拉近一步。而法庭審訊亦應貼近本地市民,使用市民熟悉的中文進行。
學者倡用中文審案
香港理工大學專業及持續教育學院講師陳偉強認同本港要在各方面掃除殖民色彩,指出雖然本港與英國一樣使用普通法,但法官的假髮及法袍仍帶有強烈的殖民色彩,對回歸多年的香港而言,意義不大。他又建議法庭應盡量多使用中文審案,市民會較容易明白。
行政方面,綜觀政府整個架構,目前決策局下的「署」「處」均有,以紀律部隊舉例,雖然各部隊在架構上屬同一等級,但懲教署是使用「署」字,入境事務處、警務處及消防處則使用「處」,而警務處轄下的警方國家安全處亦是使用「處」,較難令人區分主從關係。
若能統一用字,如目前民政事務總「署」轄下設十八區民政事務「處」,地政總「署」轄下設地政「處」及測繪「處」,便予人清晰之感,主從關係一目了然,能提高行政效率之餘,亦便於與內地接軌。
第一手消息請下載on.cc東網 iPhone/ iPad/ Android/
人人做記者
爆料方法 :
爆料熱線:
(852) 3600 3600
傳 真:
(852) 3600 8800
SMS:
(852) 6500 6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