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港聞

龍七公:統一大市場 引計劃經濟擔憂

內地最近出台關於建設全國統一大市場的《意見》,宣稱是要保障商品和要素自由流動,打破各自為政、畫地為牢、地方保護主義,為國內大循環的發展格局提供支撐。從理論模型上來說,這當然是好事。但也引發了計劃經濟捲土重來的擔憂。
這並非杞人憂天。這幾年不少的新政,對現實造成強烈震盪。例如,官方提出推進混合所有制,旋即「新公私合營」、「國進民退」、「私營經濟離場」、「員工共管民企」等公然背棄產權原則與法律精神的論調,就大行其道,招搖過市,而沒有企業敢站出來辯駁。在哀嚎遍野的房地產市場,幾乎成為了國企的獨唱,掛牌拿地的幾乎是清一色的地產國企,民企則在債務危機、嚴厲調控中泥足深陷。
再如共同富裕,雖然宣稱不是「打土豪分田地」,而互聯網平台巨頭們,一邊頂着「野蠻生長」的大帽子唾面自乾,一邊上千億元地「自願」捐贈設立共富基金。市場經濟那「無形的手」被牢牢綑住,行政調控「有形的手」翻手為雲,覆手為雨,企業連打傘的手都伸不出來,便只好萬木凋零。
而統一大市場,顧名思義,首先要承認和保障市場的基礎地位。這不僅僅需要打破地方的小算盤,拆除籬笆,填平鴻溝;更需要從全局上簡政放權,還市場以充分的活力。近兩年,各行業普遍地進入了強監管時代。而且方式幾乎都是嚴厲的一刀切、斬立決,沒有銜接預案,沒有轉圜餘地。強力的臨時管控干預,立竿見影,短期措施長期化,臨時政策常態化,而罔顧巨大代價,不管積壓惡果。
市場疲於應付,成為了權力的提線木偶,沒有安全感和自由度,缺乏預期和信心。權力的指揮棒隨心所欲,絕對主導利益分配。整體經濟愈來愈陷入圍繞猜測政策意圖打轉的困境。這種局面下,所謂的統一大市場,只能是變成統一大計劃。帶來的不是一潭活水,而是鐵板一塊。
而且,統一度愈高,副作用愈大。蓋如果不統一,各地還有少許的靈活性,總有小修小補。而高度的統一,則扼殺一切糾錯可能性。到頭來,「統一大市場」反噬市場。企業對於真正的統一大市場,肯定是歡迎的。最怕的是計劃經濟借機捲土重來的「偽市場」。
從統一疫情防控着手
現今,為防控疫情,各省、各市、各縣之間,隨心所欲設置各種障礙;核酸證明、疫苗證明、自費隔離、居家監測,一地一碼,甚至設鐵馬、挖壕溝、架設鐵絲網,千方百計限制人流、物流。眾多貨車司機被封鎖在高速公路上,斷水斷糧不說,整車整車貨物白白爛掉。簡直形如中世紀大小諸侯林立的德意志。根源就在於權力任性。老百姓不堪其苦,當局亦非不知,然默許坐視,無異於縱容鼓勵。
構建全國統一大市場、打破障礙壁壘,若真有誠意,不妨從統一規範疫情防控起。遠水不解近渴。在遠景畫餅之前,先解這一燃眉之急。
第一手消息請下載on.cc東網 iPhone/ iPad/ Android/
人人做記者
爆料方法 :
爆料熱線:
(852) 3600 3600
傳 真:
(852) 3600 8800
SMS:
(852) 6500 6500
人人做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