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港聞

坦言集:金融改革

香港現時的主要經濟競爭力在於國際金融中心的功能。依靠香港原來的國際連接與內地資本與企業在港發展兩個因素。內地因素正隨着內地金融經濟的擴張,成為推動香港國際連接的主動力。香港市場上的資金以內地為主(包括內地在海外流轉的部分),國際資金多是以熱錢形式流竄、牟利,不是香港市場的基礎支持。
這樣的結構組合,在太平盛世裏可推動香港與紐約、倫敦鼎足三立,甚或向後二者挑戰。但是這樣的結構受制於英美體制。英美體制從來包含着濃厚的政治取捨因素。正如中國內地的開放,在美國取消對華的圍堵與制裁,中國才可以與美國主宰的國際市場連接,進行正常的貿易生產活動。
香港的國際金融中心功能現時亦是要得美國容許才可繼續運作。因而,中美矛盾將會決定香港國際金融中心能否依現體制持續發展。也因此,中國愈是借重香港現時的體制,便愈是構成中美矛盾中,中國最大的弱點。在美國最近無底線地制裁俄羅斯後,同樣的措施亦將會施諸香港來對付中國。為免受美國的掣肘、威脅,香港的國際金融中心不可能一成不變,反而要急迫轉變,以避美國打擊之禍。
相對於俄羅斯,以中國規模和實力,與美國體制有更緊密的關連,美國要用對付俄羅斯的方法打擊中國,需作更周詳的先行脫鈎安排,才可減輕反擊效應,不致弄巧反拙。因而,在俄羅斯之後,中央在香港應有一段窗口時間來作相應的準備。
在窗口時間裏,一是香港不能簡單地作疫後恢復,恢復至原來對美國體制的深度依賴。需要改革,改革也不可能依照現時與美國關係密切的既得利益來做。二是改革不可能靠特區政府,而需中央政府主導,特區政府配合。前者是戰略和體制調整,後者是具體執行細節,也包括在改革中採取過渡措施以減震盪。三是改革要打破框框,要借突破美國體制來建立安全的新體制,減少對美國因素的依賴。例如人民幣離岸市場、一帶一路國家的金融合作、去美元化的金融結算、交易,以及與金融相配合的專業服務業的轉向,多元化地面對美國體制以外的各國不同標準、文化、制度。這是一個全面從根本入手的大改革,或者可採雙軌制,新舊並行。但時勢緊迫,萬為急切改革才可守得住中國金融前沿陣地的香港。
第一手消息請下載on.cc東網 iPhone/ iPad/ Android/
人人做記者
爆料方法 :
爆料熱線:
(852) 3600 3600
傳 真:
(852) 3600 8800
SMS:
(852) 6500 6500
人人做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