線上消費騙案多七成牽涉Fb
【本報訊】疫情下網購興起,相關騙案湧現。去年第4季的網購騙案所涉的平台71%為Facebook,其次為Carousell(16%),而所涉的貨品種類則包括食物及飲品(33%)、手機及數碼產品(17%)、時裝飾品(11%)等。消費者委員會表示,今年首季涉及網購的消費投訴,較去年同期大增82%,主要涉及貨不對辦、運送失誤、退貨安排或匯率等。
見到限購減價 小心墮陷阱
網上購物騙案近年大幅上升,警方網絡安全及科技罪案調查科網絡安全組警司范俊業指出,去年相關數字更佔所有科技罪案約40%,騙徒通常會在社交平台或網上討論區,出售比市場價格低的產品,再以限購或減價作招徠。他又提到,去年第4季網上購物騙案的騙徒收款途徑中,有64%是轉數快,16%是儲值支付工具,由於不少騙徒會以其他地區的身份證明作帳戶登記,再在收到款項後立即轉至境外帳戶,再消費套現,加大追查難度。
同組總督察葉卓譽提醒,若市民一旦受騙,可以保留與商家的對話紀錄、過數紀錄、相關網址及訂單截圖,以便跟進。早前就市民的網購情況進行調查,訪問659名有網上購物經驗的市民,發現有83人曾因而受騙,惟只有16人向警方舉報,沒有舉報的人多表示原因在於「損失金額少」及「怕麻煩」。
消費者委員會投訴及諮詢部首席主任何應富指出,今年首季消委會接獲2,669宗涉網上交易的消費投訴,當中涉食肆及娛樂的佔269宗,按年上升51%;涉食品及飲品的則佔236宗,按年急升111%;衣飾則佔214宗,亦大增了61%。何提到,有投訴人花近千港元購買帝王蟹後,賣家消失。
人人做記者
爆料方法 :
爆料熱線:
(852) 3600 3600
傳 真:
(852) 3600 8800
SMS:
(852) 6500 6500